1月7日,十陵街道友谊路和平广场旁,一块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绿地成了居民休闲、孩童游玩的好去处:座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老人正在摆龙门阵;一旁的儿童游乐区,滑梯、跷跷板让孩子们玩得好不热闹。而就在几个月以前,这儿还只是一个小广场,上面还有一栋约500平方米的违法建设。
“这个搞得好,违法建设没有了,我们居民也有活动空间了。”正带着孙女在此玩耍的陈婆婆笑着说。陈婆婆的笑容背后,正是龙泉驿区2018年“两拆一增”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记者从区规划局了解到,龙泉驿区2018年计划完成“两拆一增”点位整治工作115处,其中上半年58处,下半年57处。截至2018年12月20日,已完成全部115处点位整治,共打造点位117处,超额完成2处。
依法拆除、指导拆除、协商拆除,在“两拆一增”过程中,龙泉驿区充分结合各点位实际,与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相结合,把“两拆一增”专项工作与“公园城市”“背街小巷”“示范社区”“党建拉练”等专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广度、工作深度和指导力度上进一步下功夫,使“两拆一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下半年,龙泉驿区把洪安镇纳入到专项工作范围当中,在洪安镇场镇及人流、车流集中地落地实施了6个点位,扩大了“两拆一增”主战场;继续深入结合“公园城市”建设,成线成片地打造大面街道梵木321创意产业园区周边临时绿化点位集群,让大面街道“两拆一增”临时绿化点位与三环路“熊猫绿道”无缝接驳。同时,各街镇乡争当表率,如主动拆除洛带镇政府第二办公区围墙、洛带镇菱角堰社区围墙,为后续“两拆一增”工作塑造了“政府带头担当”的典型案例。老区一医院住院部拆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堆放着建筑垃圾,与一旁的绿地广场格格不入。去年,龙泉驿区将其纳入“两拆一增”点位,铺上草坪和石板路,增绿600平方米;在同安街道健康大厦旁,原有的一片杂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新的绿地,面积有上千平方米,居民们从此经过,觉得“眼睛都更亮了”……
这样的变化,在龙泉驿区还有很多。据了解,全年共完成投资4300余万元,打造77处临时绿地,临时绿化面积共8.2万平方米;共打造40处永久绿地,永久绿化面积共6.3万平方米。在公园城市建设的加快进程中,这一个个生长在居民身边的“小游园”“微绿地”正成为公园城市的一个注脚,改变着城乡群众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