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你】省政协委员黎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建议加快推进村干部职业化改革

2019-01-16 21:49:3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9年1月14日,省长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我们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如何让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在省“两会”召开之际,省政协委员、南充市嘉陵区副区长黎萍接受了四川发布客户端的专访,并提出了她的建议。黎萍委员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最为关键的又在村干部振兴,急需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职业化村干部。

黎萍委员认为,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神经末梢和落实前哨的重要作用,但队伍现状却令人堪忧。目前,绝大多数村干部面临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也不高等问题,他们已经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兼职村干部制度变革可以说迫在眉睫,十分紧迫。

因此,黎萍委员建议,推动村干部职业化,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村民自治、坚持改革创新这三个前提下,既要坚持农村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又要敢于突破旧的思想障碍、打破旧的体制束缚,用创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推动村干部职业化。对现行《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中“村委会主任必须是户口在本村的村民才能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委员必须通过选举产生”进行改革,破除村干部选任身份限制、地域限制和行业限制。

在人才的选配方面,可以从本地能人中培养,把在本地有一定威望,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等乡村能人选配到村干部岗位;可以从返乡人才中发掘,吸引本地大学生、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回村参选村干部;可以从机关干部中选拔,鼓励机关公务员、企业干部和乡村教师到乡村振兴中施展拳脚。

人才配备好之后,要进行职业化管理。对于村干的报酬要实现工薪化,村干部实行与机关干部一样实行工资、奖励等制度,让村干部安心工作;岗位公职化,可将村干部纳入正式职务性质,也可采取聘任制,并参照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干部管理,让村干部放心工作;工作全职化,推动村干部全脱产,专职开展村务管理,让村干部全心工作。

村干部的待遇方面,要突破薪酬瓶颈,通过一些奖励激励机制来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的工作更有积极性。做好减法,逐步推动合村并社减少干部职数;做足加法,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做优乘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村干部领办合作组织,通过入股分红和奖励,提高村干部待遇。

黎萍委员还表示,要让这些选聘的村干部能留下来,踏踏实实为村民做贡献,还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愿意在村任职的大学生、退休干部、外村能人等落户当地,有资格参与村委改选。

黎萍委员表示,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吸引一批愿意为乡村发展做贡献的能人志士加入进来,我们的乡村振兴必然能够实现。

黎萍委员还提交了“唱响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等提案。

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余东 周俐君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