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2020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2019-02-14 19:4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14日,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敏发布了《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成都将力争接待游客达到3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王敏在会上说,成都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了“中国最受全球游客欢迎的10大旅游目的地”等殊荣,日益成为全球旅游聚焦城市,已具备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条件。为全面推进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战略目标,全力塑造“世界旅游名城”城市品牌,谱写新时代成都旅游发展新篇章,由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目标:2020年建成世界旅游名城

2018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2.27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00亿元。

2019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2.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0亿元。

2020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3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举措:围绕五大品牌 优化旅游格局 打造世界精品

王敏介绍,成都文化广电旅游局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熊猫、交子、绿道、休闲、美食五大品牌,融入价值链中高端,建设亚太旅游大数据中心、生产力中心、研发中心、新业态培育中心、旅游人才中心和亚太旅游枢纽港,搭建旅游经济开放新平台。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重塑旅游产业经济地理,形成“一区为核、一心为脉、双城共兴、多极璀璨”的旅游发展格局。“中优区域”打造以都市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音乐娱乐等为特色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西控区域”打造集世遗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自驾露营为一体的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东进区域”建设集山地运动、郊野游憩、生态观光、低空旅游等于一体的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南拓区域”形成以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互动体验、主题娱乐等为特色的文创旅游发展区。“北改区域”构建集国际商贸、免税购物、工业旅游于一体的临港保税旅游区。

厘清产业链条,重点建设大青城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七大旅游产业园区,集聚旅游“产业生态圈”;提升旅游产业能级,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强化旅游营销合作,打响城市品牌;同时,着力优化旅游环境,创造优质服务体验。

项目:44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总投资1295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2018-2020年,成都将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吸引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旅游企业落户成都。重点推动佳龙集团·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万达文化旅游城、崇州陇海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金堂温泉旅游度假区等44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1295.24亿元。

活动:三方面助推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一是拓展境外市场。加强与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民间友好组织的双向旅游交流,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和机构的行业合作。依托直航航线、国别合作园区、蓉欧快铁等开展国际营销,加强与国际直航目标航点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着力实施客源互送、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城市影响力、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加强节事营销。在全球30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展“南方丝路·熊猫之都”“天府文化·美食之都”等城市形象宣传推广活动,举办熊猫国际旅游节、世界休闲旅游节、中欧旅游论坛、全球旅游网络运营商合作交流会等大型节会活动。以天府绿道、川西林盘、乡村旅游和成都特色旅游业态为核心,塑造“游天府绿道·赏川西林盘”旅游新名片,打响“熊猫故乡”“公园城市”等品牌标识。

三是强化区域合作。强化成都与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和主要城市的旅游合作,加强“9+10”区域旅游联盟和菱形经济圈等城市合作,大力开展高铁城市联合营销活动;按照“五大经济区”发展部署,深化成乐、成资、成德等旅游合作,推动与阿坝、甘孜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以成都为中心的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