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成都“未来之城”—— 天府国际生物城

2019-04-03 21:5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3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办了“三周年媒体开放日暨宣传研讨会”活动,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现场实地感受了生物城三年来的变化。自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双流区政府于2016年3月14日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启动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来。从园区迎来首个入驻的企业,到湖畔餐厅开业,交通车通勤服务开通,永安湖中央森林公园、条条河湿地公园建设陆续开展,一座国际化的园区已展露在眼前。

西临牧马山,东至锦江

国际生物城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目前总投资达1000亿元。位于成都市西南,北至武汉路和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南至第二绕城高速,距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双流国际机场约20分钟车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这里,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

引进诺奖团队4个 国内外顶尖团队入驻

截至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累计招引项目113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共引进诺奖团队4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43个,创新药品种13个,国内首仿药品种27个。

据悉,天府国际生物城将重点围绕“4+1+1”生物产业生态圈,提升功能区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力和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出台成都市首个产业功能区(生态圈)专项政策,推动省政府制定重大新药创制试点示范支持政策。引进国际靶标与药物发现学会,启动组建省市GCP联盟,整合川大科研资源及华西医院科研资源,推动成果转化新模式落地。打造国内首个生物医药领域保险超市和专业险种创新基地。

记者了解到,蓉生、强新、安特金项目正进行主体施工;联东U谷、苑东制药、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等项目也已开工。特别是在2018年3月,四川省2018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国际生物城举行,全省186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国际生物城总投资约56.6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

完善功能区专业配套设施

据介绍,在22.5万平方米孵化园产业载体投运、污水处理及分布式能源设施满足第一批入驻企业入驻需求基础上,天府国际生物城加快冷链物流、动物房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西GLP安全性评价及有效性评价、先导新药筛选等专业平台建设,引进泰格医药四川国际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省食药检院药械创新研发服务平台、火石创造全球企业服务及资源评估交易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主体。

生活配套项目同步推进

随着项目加快引进落地,生物城配套承载能力建设,也在同步推进。首批对外展示实体形成规模,配套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据了解,起步区总长13.4km的17条道路已通车,其余12条道路共计15.4km已开工。园区一期81万㎡景观工程全面完工。永安湖绿道示范段已逐步呈现。

总建筑面积约1.8万㎡的文化中心、星级酒店、人才公寓、健身中心等将逐步交付使用。生物城公共交通配套不断完善,现开通了四条往返班车线路和一条加班班车线路。

生物城国际小学、国际幼儿园、社区治理中心、凤凰社区邻里中心等4个公建配套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生物城小学和幼儿园将于2019年9月正式招生。生物城污水处理厂、昆仑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正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年内正式启动建设。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正在编制产业规划及商业模式,探索建立社会办医高端医疗集聚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吴宗沅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