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27日,在贵阳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19)》。报告对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价,我省成都市、宜宾市进入创新领先类。针对报告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四川发布记者对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汤志伟进行了专访。
记者:报告中提到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趋势之一是“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政府面向企业服务有待加强与深化”,我们知道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您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达到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服务的效果?
汤志伟:世界银行今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从原来的78位上升到现在的46位,上升了32位,这说明我国营商环境发展非常快,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另一方面,虽然排名上升,涨幅也很大,但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是不匹配,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虽然我们在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与其他做得好的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们在发布《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19)》前做的分析中发现,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缩短办事流程、改善办事环境、减少冗余环节、提高企业满意度。但报告显示民生领域的分值还是比企业营商环境要高一些,说明政府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强。通过一些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正反案例对比分析,我认为可以通过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强化数据共享与系统集成,推进协同办公力度,更好为企业服务。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虽然也提供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平台为企业办事,但“信息孤岛、数据孤岛”依然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数据壁垒没有真正打通,还出现多次跑、反复跑、跑得不必要等现象,因此要加强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提交的资料,凡是已通过审核且适合共享的,在下一次办事或者别的部门办事时就不再重复提交,另外政府具备的材料也不需要企业再提交。
二是推进“智能+政务服务”,真正实现精准服务。
“智能+”也是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推进,但力度还不够,还需要加强。目前我们的政府提供了很多服务,但有时候企业感觉这些服务不是想要的,或者说不是最关心的,即所谓的“痛点”、“难点”。网上办事都会留下痕迹,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想法、需求、诉求以及服务的“痛点”“难点”。借用“智能+”技术,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在想什么,从而针对企业的想法做到精准服务。
三是加强协同办公,协同办公和数据共享紧密相关,但这里说的更多的是协同机制。
记者:当前,政务新媒体已成为政务公开的新渠道,在传播党政声音、开展政策解读、回应公众关切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办也对政务新媒体建设提了新要求,您在报告中也提到“政务新媒体深度融合已成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趋势”。那么请您介绍一下,通过报告数据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政务新媒体在政府互联网服务中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特征?未来政务新媒体在提高政府互联网服务方面应该做哪些努力?有哪些趋势?
汤志伟:我们的报告发布了334个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情况,有近89%的地方政府都在用政务新媒体来提供服务,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政务新媒体。但问题在于,量是普及了,这其中有57%的政务新媒体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提供服务,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服务。所以目前的状况是普及面很大,但整合力度不够,这对公众来说还是不够方便,相当于办事还是多部门跑,没有实现“一站式办公”,政务新媒体还缺乏真正的“一窗式新媒体服务”,企业和公众还是多窗口、多平台找服务。
微信、微博、APP等各自的功能不一样,但提供的服务是互补的,不同平台之间如果可以实现自动连接,在这边找不到的服务,可以在另外一边找到,这样不是更方便吗?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怎么把这些平台相互打通,而且在设计规划时就应该秉持这个理念,统一架构、统一规划,一个窗口一个点面对公众和企业,避免回到原来的做法,先分散做,再整合统一窗口。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公众感受到方便、简单、轻松、快捷的服务,真正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便利。
记者:从报告中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评价结果我们看到,成都市在副省级/省会城市排位中进入创新领先类,作为西部城市成绩相当亮眼,这也反映出在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上,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缩小。请介绍一下,当前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差距缩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一直以来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那么您对这种差距缩小有哪些感受?
汤志伟:从去年和今年的报告对比来看,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差距缩小越来越明显,以四川为例,去年只有成都进入创新领先类。今年增加了一家,即宜宾,宜宾发展非常快。而中部地区的武汉和宜昌去年还属于积极追赶类,今年两城市都进入了创新领先类,可以看出整个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差距在缩小,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在服务事项公开方面,如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信息公开目录等方面的差距已经很小了,现在主要是在做规范化。我们在分析中发现,中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还是服务响应能力,即企业公众提出诉求,政府及时受理并予以办理的速度提升很快。至于办理方式,能网上办的从网上办,不能从网上的现场办,通过各种渠道为企业公众提供服务,这个差距也在缩小。
另外在服务智慧能力方面,其实全国包括广东等发达地区都不是太高,这方面差距变化不大,最主要还是服务响应能力,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快。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以及领导意识发生改变,这和营商环境改善一样,要为企业公众提供服务并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互联网是非常好的手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弯道超车机会。四川省和其他地方相比差距比较大,比如交通压力,但网络化程度我们并不差,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是我们后发赶超别人的重要方式。
电子科大到目前为止已培养了18万信息化方面的毕业生(统招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近几年我们培养的研究生40%都留在了成都,对成都信息化建设,政府信息化理念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宜宾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们建设了电子科大宜宾研究院,包含了研究生分院,帮助宜宾培养高层次人才,也吸引很多企业过去,同时倒逼了政府管理水平提升,这方面高校作用非常大。我们进入宜宾后,很多学校包括川大也在和宜宾合作,这对政府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支撑。
记者:作为四川政务新媒体的领头羊,四川发布长期以来通过政务新媒体矩阵和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服务。通过您对政务新媒体的长期观察,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您认为四川发布乃至整个四川政务新媒体矩阵,应该如何持续优化提高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
汤志伟:我对四川发布的印象很深,经常看四川发布的信息。政务新媒体要持续优化提高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政务新媒体不能单独发声,要联合起来形成矩阵。
很多地方政务新媒体有了,但是和政府的其他网络渠道联系还不紧密,建议政府可以由一个专门机构或者委员会对新媒体进行整合,比如以四川发布为龙头,整合四川省各级政府的政务新媒体形成一个矩阵,这个矩阵不是松散的,要形成紧密的机制体制。另外还要形成一个好的协同机制,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这种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矩阵之间不仅可以沟通交流,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共用。数据运用越多价值越大,在允许的范围内,战略联盟内部相互共享其实就是在相互宣传。
二是自我宣传。
政务新媒体本来就是做宣传的,我们的内容既要保证政治站位高,同时也要吸引眼球,要让更多人关注到参与并最终使用它。政务新媒体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政策发布、权威解读、交流互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自我的宣传
三是共同发声。
政务新媒体应该合唱,而不是各自独唱,合唱才有更好的力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