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改善成都市铁路沿线综合环境质量,7月8日,成都市正式出台《成都市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成都市将用4年时间以铁路沿线安全管控、环境卫生治理、风貌提升为重点,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整治铁路沿线“脏乱差”,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铁路沿线环境。
利用4年时间
消除成都市铁路沿线环境卫生盲点死角
该《方案》明确,本次治理范围为全市范围内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含运营铁路和新建、改扩建等在建铁路)。同时,利用2019年至2022年4年时间,对成都市范围内铁路沿线环境开展全面整治,消除环境卫生盲点死角、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到2020年底,完成试点示范铁路沿线的环境整治,排查发现问题治理率100%、宜林地段绿化率95%以上;到2022年底,完成所有市域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排查发现问题治理率100%、宜林地段绿化率95%以上,基本消除铁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成都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
此项治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开展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包括重点排查铁路线路两侧建造、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排查铁路桥梁的通航净空高度是否符合标准,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是否按照相关标准设置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等。其次,将开展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综合治理。依法划定并公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重点整治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的树木和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排污、倾倒垃圾以及其他影响铁路安全的行为等。
同时,成都市还将开展铁路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铁路车站、生产办公院落及铁路栅栏或隔离网内的容貌秩序、环境卫生治理,有效解决垃圾乱倾乱倒、广告乱贴乱画、商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加强铁路红线内园林绿化日常管理,对缺苗、断档点位及时补栽等。此外,将开展铁路沿线地方环境综合治理。治理范围为铁路用地红线外可视区域(城镇100米、农村500米)。包括加强沿线城镇综合管理工作;规范铁路沿线建设生产作业;严格整治涉污企业;提升铁路沿线景观,对影响列车瞭望的树木进行适当规整,充分展露四川特色城镇风貌和田园景观等。
3个阶段开展治理工作
每年12月将向省上推荐表彰对象
根据《方案》,该项治理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开展。该三个工作阶段包括:
试点示范阶段(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成渝高铁成都段、西成客专成都段、成贵客专成都段、成达动车组成都段、成灌线开展试点示范治理工作;
全面整治阶段(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及时组织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全覆盖;
总结验收阶段(2022年11月)。整治工作结束后,将形成综合验收报告报市城管委(市治理办),届时将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实现常态管理。
据了解,成都市将在引导群众自觉维护铁路周边及列车内的清洁卫生的同时,对各区(市)县开展的此项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暗访。并在每年12月,我市将向省治理办推荐表彰先进区(市)县和市级部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确保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记者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