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0年来,文化发展不断深入,四川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今(5)日上午10:00,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聚焦民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四川预计在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数十年来我省文化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省文旅厅副厅长赵红川回答了记者提问。
艺术舞台百花齐放 川剧连获国家奖
据介绍,《白蛇传》《绣襦记》等经典川剧已成为振兴川剧的成就,川剧走出国门巡演反响热烈。《快乐的啰嗦》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红军花》《家》《第二十九棵树》《幸福小院》《心如莲》等剧目荣获20余项国家级奖,成为舞台精品力作的标志。
公共文化保障有力 全省综合文化站4574个
“目前,全省有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综合文化站4574个,覆盖全省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赵红川介绍,四川大剧院、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流动文化车、图书车、舞台车把文化大餐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位列西部第一
经过七十年发展,我省已形成以九寨沟环线为中心、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整体布局。全省涉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不断健全。据统计,2017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37.54亿元,占据西部第一,比重持续加大。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就显著 全省不可移动文物65231处
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先后有12项考古发现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不可移动文物652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位居全国第三。全省博物馆252座,居全国第七(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座,居全国第三),博物馆藏品415万件/套,居全国第二。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断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得到完善,逐步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