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枫桥派出所——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故里的“西城守望者”

2019-11-17 13:0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三国源头,大将故里;千年顺庆,百年初心。

位于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诞生地的四川南充顺庆西城派出所,现有警力36人,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实有人口40018人。辖区街巷逼仄,楼栋密集,小商品批发市场人潮涌动,矛盾纠纷集中,治安情况复杂。

69年来,西城派出所荣誉加身,先后7次荣立集体二等功,1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4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8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2人荣获省级荣誉……多年来,西城派出所一直收藏着城市原乡的记忆,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平安,用“红心、连心、放心、贴心”,架设了通向民心的 “西城枫桥”。

“红心”接力锻造忠诚“铁军”

西城派出所先后涌现出“革命烈士”贾铁成、因公牺牲的黄明霞等公安英烈。累累勋章的背后,蕴含着历年来400余名西城民警继承罗瑞卿大将忠心向党、赤诚为民的优秀品质,这是守望西城平安的永恒初心。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出以“红色党课”铸忠诚警魂、“青蓝计划”老带新、“工匠民警”培养业务尖兵的特色党建工程,采取“支部引路、党员带路、载体铺路”的方式,把党建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行了“党建延伸+社区警务+社区治理”联创模式,社区民警全部进入社区党组织任副书记,组建“党员先锋巡逻队”“党员先锋信息队”“党员先锋调解队”等208人的先锋力量,实现基层党建和社区警务、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

38年党龄的彭贵生,见证了西城派出所40年的历史。他喊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案侦工作一线。他是工作的“好把式”,是年轻民警的好师傅,更是支部的“扛旗手”,青蓝计划”的带头人。在老彭这样的老党员、老模范的影响和带动下,年轻民警和辅警个个充满正能量、人人都是“急先锋”。

“连心”行动建设和谐社区

坚持开展警民“连心”行动,实施源头治理、联调化解和重点稳控,实现了辖区五年来未发生越级上访、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和重大“民转刑”案件。2013年来,矛盾纠纷呈年均18.8%的趋势下降,调解成功率达97.6%。

“三勤三早”稳源头。深入开展“六进六边”工作,坚持勤上门、勤走访、勤记录,早排查、早预警、早处置。55岁的老民警罗兴正,始终相信群众口中的 “社区八卦”和“鸡毛蒜皮”是最真实的信息来源,克服因痛风行走不便的困难,坚持“三勤三早”工作方法,进群众门、交群众心,三年走访群众逾万人,排查预警有效信息近600条,先期化解矛盾118起,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兴正大叔”。

“三联机制”稳人心。主动对接法院、司法、劳动等职能部门,协同街道和社区,建立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纠纷联调的“三联机制”。采取“社区民警+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西城大姐’”的组团模式,充分运用“评理调解+真情感化+法律宣讲”等多种方法,调解矛盾纠纷。民警魏光的“老魏调解室”,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满意率达100%。他历经近三年的艰辛努力,配合相关部门化解了一起长达13年、涉及400余户的“烂尾楼”纠纷。

“三字方法”稳重点。对涉稳重点群体,强化一个“控”字。坚持对涉稳重点对象实行定人定责,落实“控住所、控通讯、控行程”等稳控措施,并辅以上门走访、邀请谈话等方式,实现了辖区无一人到省进京滋事。对社区矫正人员,强化一个“帮”字。在教育转化基础上,加以真心帮扶,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定因素。盗窃前科人员小周在民警彭贵生的帮助下,不但找到了工作,还成为了用工单位的骨干。对特殊个案人员,强化一个“导”字。对涉法涉诉和特殊个案人员,坚持加强心理疏导、因势利导,防止其铤而走险和闹访滋事。2019年初,经过民警长达3个多小时耐心劝导,及时化解了一起居民因网恋纠纷欲跳楼轻生的事件。

“放心”工程守望平安家园

通过实施以“西城守望”“西城邀邀您”和“卫士系列”为载体的“放心”工程,取得了辖区发案连续五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上升的明显成效。

“西城守望”,彰显了“最强民力”。推行“西城守望”联防模式,发动群众300余人组建“西城街坊”“放心楼栋长”“社区网格员”“滴滴司机”“美团骑手”5支“治安联盟”,建立“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开设了7个“众筹平安积分超市”。2018年来,“西城守望”联盟共挡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2人。

“西城邀邀您”,增强了防范意识。谐音“110”建立“西城邀邀您”社交平台,与群众互动,收集治安信息,开展法律宣传,邀请群众参与“治安联盟”。2018年以来,“西城邀邀您”平台收集有效信息827条,邀请参与“治安联盟”96人。

“卫士系列”,提升了防控效果。通过持续安装“两车卫士”系统,2017年来辖区“两车”被盗案件同比下降85%,破案上升50%;通过联合电信推出“家卫士”远程防范系统,入室盗窃案件年均下降48%;通过在学校安装18套“校卫士”一键报警系统,校园安全得到了加强。

“贴心”服务打造“邻家警察”

实施“千百十”惠民警务,使民警成为了群众信任的“邻家警察”。

广进“千家门”。借助“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开展“一警走千家,一警交百友”活动,使辖区情况掌握更加清楚、服务群众更加直接、警民关系更加融洽。2019年5月,民警张红萍通过视频巡查和“一标三实”基础信息核对等手段,连夜为辖区居民小钱找回其不慎遗失后被环卫工人寄存在银行的价值8万余元的结婚钻戒,新郎新娘热情邀请张红萍为他们证婚。

力解“百家忧”。变“见面办”为“在线办”。在单位、行业场所、小区等建立微信公众号、服务群“一号一群”,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落实警情回访,主动进行电话后续跟踪,服务群众24小时“不掉线”。变“坐等办”为“上门办”。为特殊群体上门办理证件和宣讲政策,三年来服务困难群众618人次。变“指派办”为“认领办”。召开“阳光问政坝坝会”,开展“微心愿”发布认领活动。三年来共收集群众“微心愿”375件,办结率为100%。

办好“十件事”。谋划和办理惠民年度“十件实事”,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今年来,按照惠民“十件实事”计划,协调城管和交警等部门,解决了人民南路小学门口交通安全隐患难题;协调街道和环卫等单位,治理疏通了红花街社区长期堵塞的臭水沟,受到居民交口称赞。

“四心”工作方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顺庆西城实践。他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创佳绩!

杨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郭建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