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到2022年年底彻底消除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记者从省政府网获悉,日前,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加强高铁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展高铁沿线环境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影响高铁运行安全的各类隐患,并推进整改。
“五步走”整治:
多措并举消除铁路运输环境安全隐患
开展乱建乱搭整治。依法依规对高铁用地红线内、红线两侧可视范围(城镇100米、农村500米)的违法违规或影响高铁安全的彩钢瓦(棚)、广告牌、塑料薄膜等进行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的建(构)筑物,优先拆除铁路运输企业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认定的危及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违法建(构)筑物。拆除或整葺影响观瞻的临时建(构)筑物、残缺建筑、破旧建筑、残垣断壁等。依法取缔违规加工作坊、物资堆放点和占道经营,取缔或规范废品收购站等。依法拆除可视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所及农用薄膜等。
加强沿线安全管控。加强对各类油气管道、电力通讯等管线,综合管廊、城市道路和铁路交汇工程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设置高铁沿线的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界碑标桩。坚决取缔高铁沿线违法违规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整治违法违规进行的施工、采矿采石、采砂取土、抽取地下水、爆破作业、拦河筑坝、围垦造田、疏浚作业等危害高铁安全的行为。规范设置下穿高铁桥梁、涵洞的道路车辆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加强对公铁并行、上跨设施和警示标志的日常管理维护。
强化沿线治安管理。严密高铁沿线治安防控防范措施,加强防控防范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破坏高铁线路安防、电力、通信信号等设施设备的行为,严格依法查处擅自移动损毁铁路设施设备、拆盗割盗、击打列车和擅自进入封闭区域等危及行车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效保障高铁建设和运输秩序。
抓好环境污染防治。有效减轻高铁噪音污染,按规定设置隔音设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的影响。依法对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行为进行整治,及时对露天堆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品废料、农业废弃物、河塘漂浮物、露天粪坑、污水坑及“白色污染”等轻飘物品进行清理。高铁沿线从事排放粉尘及腐蚀性气体等生产行为应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整治沿线焚烧秸秆、垃圾等行为,消除可视范围内黑烟现象。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高铁沿线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沿线群众安全知识和爱路护路意识。深入高铁沿线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业、车站列车等场所,大力宣传高铁法律法规,提高群众自觉维护高铁运行安全、沿线环境卫生等的意识。对危及高铁运输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大力营造平安高铁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阶段”实施 :
2022年底前完善长效机制
《方案》明确,整治行动根据工作安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分别为排查核实阶段(2019年12月13日前)、全面整治阶段(2020年1月10日前)、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12月31日前)、完善长效机制阶段(2022年12月31日前)。
具体而言,行动将在2020年1月10日前完成隐患问题的整治销号,确保高铁外部环境安全有序可控。同时,将持续推进全省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高铁试点示范线段综合治理任务、健全完善路地联动“双段长”责任制、落实高铁安全管控措施,净化高铁沿线环境。到2022年年底,将彻底消除铁路运输安全隐患,并推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铁路运输企业负责、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的高铁安全管理机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