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成都市金牛区把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幼各学段贯通,与各学科贯通,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实现五育并举,通过实践,实现了全方位的支持,全课程的融入,全社会的参与,全课程评价,这在全国而言都是领先的丰厚经验。”12月28日,在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承办的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交流会上,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哲对成都金牛区全劳动教育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三创”STEAM课程、“行知绿动”课程、“人工智能”电脑编程、剪纸、扎染、皮影、蜀锦、川剧、建筑测量……在下午举行的金牛区劳动教育集市中,来自金牛区36所学校的80余个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生动展现着近年来金牛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金牛区依托“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坚持“与教育综合改革配套、与深化素质教育衔接、与提升核心素养同步”,着力优化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一核引领、双向贯通、三轨同步、四轮驱动”的区域劳动教育推进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新时期中小幼儿童成长需求、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的劳动育人体系。
此外,成都市通过建立“市县校”三级劳动教育推进工作机制,完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拓展国家、省、市三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功能等具体举措,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对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常态化的浓厚氛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