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久等了!企业呼声不断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事宜近期在川即将取得重大进展。1月20日,“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正式上线试运行。记者从省大数据中心获悉,目前,系统核心功能已基本建成,首批试点将在攀枝花、绵阳、遂宁、眉山等4个试点市,以及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17个省直部门同步开展测试上线,为今后全面上线做好准备。
△门户主题-首页
据了解,该系统着眼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材料不明确不规范、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等难点堵点,坚持把“全省统一、兼顾差异、五区协同、联动共享”思路贯穿到信息系统建设全过程。系统将致力于推动项目审批逐步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
“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 主要将实现哪些功能?
统一审批事项。对17个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力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核对,共合并、调整、取消33项,优化时序5项,形成纳入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运行事项125项(审批事项72项、中介服务事项45项、公共服务事项8项),并实现“三级四同”(省市县三级,事项名称、编码、类型和依据统一),为系统上线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通用审批-首页
统一审批流程。根据项目类型、投资类别、投资规模,结合各地实际,分类细化流程,梳理形成政府和社会投资的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省市标准审批流程117套,有效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以一般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为例,过去平均需要202个工作日,新的流程最多只需83个工作日。同时,结合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将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内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保持基本一致。
统一办事材料。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阶段涉及的申请表、材料,全面梳理、融合,将原业务流程每个阶段的多张表单整合为一张表单,向多部门重复提交的材料整合为一套共享材料,形成“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为例,过去审批全过程需要填写50余张表单,提交170余份材料,现在只需填写4张表单,共享后也仅需提交90份材料。
统一受理审批。开发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题门户、综窗受理、通用审批模块,实现项目“一站申报、一窗受理、智能分发、并联审批、一窗出证”,企业不再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跑动,为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减少跑动次数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撑。
△综窗-统一受理-现场申请
统一“两张图”审查。针对工程项目审批中规划图和施工图审查两个核心环节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多规合一审查模块,将行政区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叠加成“一张蓝图”,实现项目合规性审查、智能辅助选址、部门意见征集“一键办理”,提高审查效率,避免“规划打架”;开发了数字审图模块,将施工图审查从线下搬到线上,大幅压缩审图时间和制图成本,有效避免偷改图纸、“阴阳图纸”。
统一“两类服务”。针对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存在的效率低、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问题,我们建设了全省中介服务超市,将中介事项、中介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中介服务网上交易、网上评价、网上监管;将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统一纳入系统,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报装服务,对服务效能、收费、履约进行统一监管,实现一次开挖、一次修复。
此外,据了解,试运行期间,省大数据中心将密切跟踪监测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不断优化“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服务水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