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何才能让你我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四川出台了13条含金量满满的指导措施,推进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记者从省政府网获悉,日前,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通过一系列指导意见,为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指明方向。未来,你生活的城市将有“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便利的生活空间”,将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意见》指出了途径目标,即四川将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都市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鼓励其他城市(县城)开展基础设施补短板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试点行动。
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上,《意见》要求,要强化城市污染防治,配套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功能修补,改造城市老旧小区,发展城市绿色交通。四川将打造“15分钟居民生活圈”,配套完善教、科、文、卫、市场、养老等服务设施,拓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合理布局城市休闲游憩空间,发展休闲产业,丰富休闲活动,完善休闲设施,积极营造城市游客与居民休闲消费场景。
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上,《意见》要求,优化城市生态布局,持续开展城市生态修复,科学修复被破坏的城市山体、河流、湿地、植被,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自然形态和山水脉络。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加快建设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古树名木主题公园、郊野公园和河湖公园(水利风景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意见》明确,支持成都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成都市发挥全省“一干多支”首位城市作用,突出建设公园城市特点,充分体现城市生态价值,积极探索大自然生态与现代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建设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上,《意见》提出,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将城市历史文化有机融入公园、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鼓励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保留城市历史特色基因,防止简单“一拆了之”。
同时,《意见》还强调要高效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创新城市治理机制,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精细管理。
此外,从2020年至2021年,按照“申报—比选—推荐”的公开程序每年将确定10个左右试点城市(县城),省级财政通过现有专项资金给予奖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