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双叒被央视点赞啦!科技赋能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06-15 10:39: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6月14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育新机 开新局”《科技赋能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报道了四川成都高新技术行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逆势增长。

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这段时间,各地危中寻机,紧抓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发展新经济。四川成都高新技术行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逆势增长。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只用0.8秒就能监测出入人员的体温……这段时间,成都的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种测温机器人。生产这款产品的企业原本是做儿童健康智能机器人的,疫情爆发后,他们准备在开学季投放的一批产品全部积压在库房。

“一百台机器人价值近千万,因为幼儿园不能开学,库存压力非常大大。眼看陷入困境,企业迅速调整思路,结合疫情防控的特殊需求,转为硏发新的算法编写程序,很快推出了能在不同环境下自动校准测温的机器人。” 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波介绍,可要规模生产,企业一时缺少流动资金,政府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很快从低息贷款、减免缓交社保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还将这款机器人列入重点防疫产品推荐名单。很快,测温机器人销售一空,新增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目前,企业正在对接国外市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我们是用了科技的力量打造了一个新的融合场景,完成企业的自救,同时拓宽自己的市场。” 许波说道。

不仅是许波,在“抗疫”斗争中,全市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型企业勇挑重担、协同攻关,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复工复产复市最快、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特大城市之一。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的发展,构筑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动力源。”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表示。

近期,成都出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通过搭平、给机会、给资助、建机制,激发和释放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据统计,2020年1-5月,预计成都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7%、12.9%。(记者 宋妍妍 图据新闻联播)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