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成都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4.50亿元,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65.10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19.03亿元,同比下降0.2%。
城市运转加快恢复 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
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6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3.1%,连续3个月当月保持增长,居民生活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长18.4%、9.6%。人流物流逐步复苏,6月双流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23.7万人次,自3月以来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当月和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均位列全国第一;起降架次量2.7万架次,连续两月居全球第一。公共交通客运量恢复至同期的82.8%,其中地铁客运量恢复至94.0%,单日峰值达438万乘次。1-6月成都国际班列开行1810列,增长40.9%,其中中欧班列增长57.7%。
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活跃。企业经营状况趋好,上半年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同比增长4.5%。6月当月增长22.3%,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增加,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70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005亿元。市场主体快速增长,3月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3万户,增长18.7%,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增长19.4%。
供给侧活力持续增强 产业发展态势向好
工业经济稳步向好。积极纾解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助力企业稳产满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其中6月当月增长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增长56.9%、54.3%、25.6%。
服务业回暖态势进一步显现,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发展良好,1-5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4.4%,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0%,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粮食产量26.3万吨,同比增长0.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7.4万吨,增长2.4%。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计划新(改扩)建规模猪场179个,已完工55个,在建75个。生猪存栏数较一季度增长17.9%。
需求侧活力不断激发 内外循环持续畅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好转。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东进”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4.5%。
消费品市场复苏态势良好。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91.6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8个百分点。互联网零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8.4%。餐饮业逐步恢复,6月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4.1%,增速环比提高2.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当月实现正增长。
外资外贸延续良好增势。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30.9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增长25.5%、21.9%。加工贸易快速增长,以加工贸易方式实现进出口2265.4亿元,增长25.0%,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0.1%,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