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现代农业园区⑧】桑叶大变身!看现代农业经“桑”之道

2020-08-26 16:0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巴蜀人文圣地,秦汉丝锦名邦”。南充是“中国绸都”,2019年,全市丝纺服装产业产值达510亿元。作为“中国绸都”核心区,蚕桑丝绸产业历来是南充市嘉陵区传统优势产业。

蚕桑除了制作服装,还有什么大用处?8月26日下午,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参会代表一行来到南充市嘉陵区,看现代农业经“桑”之道。

点位:双桂茶桑现代农业园区

──由“栽桑养蚕”向“栽桑养人”转变

桑叶是“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品食品之一”(国际食品卫生组织),“食药同源”且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大力发展食品桑、饲料桑、医药桑,开发桑叶茶、桑叶粉、桑果酱等桑食品,推动桑资源向食品、药品、饮品领域聚集。‌

──“单一利用”向“多元开发”转变

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养蚕、桑芽做茶、桑皮入药、桑枝种菌,一亩桑效益由单一利用的5600元左右(养3.5张蚕、每张收益1600元左右)提升到综合开发的14500元左右(桑芽7000元、桑叶2000元、桑枝菌5500元)。‌

──由“农业主导”向“三产联动”转变

基地栽桑养蚕、工厂采桑制茶、景区倚桑兴旅,推动园区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2019年,园区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

此外,园区创新科技链。合作建立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渝蚕桑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等,获得自主知识产权45项。探索的工厂化饲料养蚕技术,可将养蚕由目前的一年4季提升到一年22季。‌

据了解,南充市坚持全域、流域、区域规划,着力打造西河流域茶桑、嘉陵江流域蚕桑、深丘脊岭地带果桑三大版块20万亩,目前已建成10万亩,带动1.8万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坚持大企业、大园区、大集群突破,打造丝纺服装产业园、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集聚桑产业加工企业30余户,2019年全区桑产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着力打造桑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时代新桑品供给地、中国现代蚕桑大视界,力争到2030年全区桑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