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临近,今天(27日)下午,四川省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部署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秋季开学工作,要求全省各地科学有效精准防控疫情,确保学校全面开学,师生全面返校,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恢复。
四川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迅速投入临战状态。参照春季开学实践,结合秋季学期开学实际,完善开学返校方案和应急预案,查漏补缺,健全各项校园管理制度;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和“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避免人员大规模流动聚集。全省各普通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做到应开尽开,师生应返尽返;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返校时须向学校出示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如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信息,应当立即接受核酸检测或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必检”,其他人员“愿检则检”,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不得返校。
在教学内容方面,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要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同时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积极稳妥开展校内文体活动;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分析学情,完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上学期因延期返校尚未开展的课程在本学期补足补齐。
全省各地学校要做好新生接送、报到、注册等各环节防护;坚持师生跟踪排查、外出报备和健康检测,继续执行校园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聚集性活动、进出校登记等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等。高校可实施分批错峰返校、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校园无死角消毒等常态化防控举措;中小学根据有关规定按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托幼机构开园做好洗手液、消毒剂、儿童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多措并举推动从严防控常态化制度化,保持思想上的“零懈怠”、工作上的“零差错”、目标上的“零发生”。
针对秋冬季传染病高发的特点,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加强流感等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建立“一人一档、全程追溯”学生信息台账,一旦发现疫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规范处置。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抓好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突出对国内境外疫情重点地区、无症状感染者、有重点地区旅行史或病史人员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记者 胡可嘉 冉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