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⑤ | “高标准农田”优势在哪?粮食产能约提高10%-20%

2020-09-03 10:3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日前,四川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020、2022和2035年的目标任务。那么,这些目标任务对保障粮食安全来说可发挥什么作用?9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在回答记者问时说,《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持续新建和改造提升,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促进全省保有量进一步增加。

据评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大约提升1个等级左右,粮食产能大约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50公斤以上。特别是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高标准农田4430万亩,确保圆满实现“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到2022年我省完成5000万亩建设任务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将能生产约占全省80%的粮食,对稳定保障全省粮食年产量700亿斤以上将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到2035年,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将更加坚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实施意见》从强化建后管护和严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利用保护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对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等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