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川禁食类存栏野生动物处置率达93.6%

2020-09-08 17:12:00   四川观察

9月8日,记者从全省推进禁食野生动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全省21个市(州)、145个县(市、区)有禁食类野生动物处置和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工作任务,需要处置的存栏野生动物超过230万头/只,补偿价值约3亿元。

近段时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省上统一部署,积极推动禁食野生动物工作,目前全省禁食类存栏野生动物处置率达到93.6%,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7月,按照国家9月30日完成相关任务的要求,我省及时出台了指导意见,提出9月20日前将存栏动物处置到位、退出补偿兑付到位等工作要求。现在距离国家要求完成任务时间节点仅有半个多月了,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禁食野生动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始终保持冲刺状态,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会议要求,下一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强化精准施策,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锁定时间节点、聚焦主要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吃透政策、精准施策,切实把以下重点工作抓好抓实。

一是“一户一策”加快推进动物处置。各县(市、区)要针对不同情况,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对于养殖大户,可利用现有固定资产和场地设施,发展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在贷款贴息、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于困难养殖户,可通过产业发展奖补支持等形式,帮助其实现转产转业。对于受封控措施影响实际退出养殖并存在困难的黑斑蛙养殖户,可综合实施产业扶持和金融支持政策,帮助其复工复产。对于一般农户,可结合其就业意愿,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对于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可通过生态护林员、河道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二是尽快兑付退出补偿资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禁食野生动物退出补偿资金兑付上升到民生保障的高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得拖欠或“打白条”,确保9月20日前必须把退出补偿资金足额兑付到位,以纾解养殖户的实际困难。省上将综合考虑各地补偿支出、地方财力、工作推进情况等因素,在相关专项资金中对退出补偿任务重、工作推进有力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扎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各地林草、信访等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从业人员正确认识禁食措施的重大意义和法律规定,加大转业转产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推动工作的社会氛围。

四是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各地务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类施策、依法补偿、稳妥推进、科学处置”总体要求,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消除各种风险隐患。

同时,省上还将加强指导检查。由省林草局牵头,财政、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省直有关部门配合,组建工作指导检查组,赴存栏动物处置慢、退出补偿资金兑付迟缓、帮扶转业转产和支持复工复产不到位的地方,开展“点对点”指导,帮助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督促等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记者 武力 董兵)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