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是因为自己家里被洪水淹没了就放弃这次发生在家门口的报道,我将会终身遗憾……”9月9日,一段刘佳向领导汇报家里受灾时的话语,不禁令记者肃然起敬。
刘佳是乐山市夹江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普通记者,家住木城镇。今年8月18日,夹江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洪灾,他来不及顾及家人的安危,扛起摄像机站在了抗洪抢险的第一现场。
8月17日下午,一场特大暴雨即将来临,政府部门对四面环水的木城镇兰坝社区丁字村全村的村民进行了紧急转移。晚上6点,刘佳接到采访任务后,来不及吃晚饭,立即前往现场进行采访,一直持续到18日凌晨1点左右。在安置点,刘佳匆匆忙忙吃完一盒方便面,冒雨回到家里,熬夜写完稿子已是凌晨3点多。
第二天早上,青衣江木城镇太平村4组的水已经漫过了河堤,有溃坝的危险。受危及的木城镇场镇五里社区、泉水村以及下游兰坝社区的群众,正在组织有序地撤退到山上。刘佳叫上妻子冲出门去,本能地带上摄像机和航拍机,准备采访。
从家里到街上,工作人员正用喇叭沿着每一条街道通知群众转移,紧张的气息迎面袭来。
刘佳的车被拦在路边不准再往青衣江边走,他嘱咐妻子赶快跟着撤离的群众往山上跑,刘佳的妻子患有高血压,此时开车往山上还来得及。但刘佳顾不得跟妻子解释,在妻子的劝阻声中逆向往青衣江河边跑去。他边跑边打开手中的摄像机,拍摄党员干部现场疏散群众的画面。
木城镇青衣江大桥边上已经有坝体被冲垮,刘佳迅速用无人机航拍了洪水素材。
“全村人都撤出来了,逃命的时候我都指望不上你,你还忘不了你的工作,你现在在什么地方?”电话里传来了妻子的埋怨和催促声。
“我现在很安全,已经上车往山上撤离。”往山上撤离的路线要经过刘佳的家门前,刘佳冲进家里准备抱出摄像器材和电脑设备,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喇叭声和喧哗声。
原来,公路前方已经积水,司机不敢贸然前行,导致后面参与抢险救援的23公司和木城镇中心医院的120被堵在路上,如果不及时疏通,很快就会被洪水淹没,车上人员都会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不要慌,我是记者,也是这里的人,我熟悉这里,你们一定要听我指挥,跟着我来,我保证你们会安全没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佳当起了临时指挥员,指挥车辆依次开到一条刚修好的道路上。汽车开过时激起的水波扑向刘佳,他脚一滑倒进了洪水里,肩上挎着的摄像机未能幸免。他拼命在水里摸着摄像机,已经站在高处的人们拼命地叫他不要找了,安全要紧。
“这里面是我今天拍的现场资料,用钱也换不来的东西,这个如果保不住,我今天不就白忙了……”刘佳抢回了自己的摄像机。
等到车全部停好后,刘佳带领车上所有人员撤离到他刚盖完的新房的2楼。站在楼上望着老房子一点一点被水淹没,他两眼饱含泪水,用手机和航拍机留下了100多个G的珍贵照片和视频资料。
洪水一直持续了近5个小时。撤离出来的很多人都没来得及吃早饭,饥饿难忍。刘佳把所有的水、米、面汇聚在一起,煮了两大锅让大家充饥。大家纷纷掏出钱要感谢刘佳,他笑着说:“谁遇到这种事都会这样做的。”
8月18日下午2点后,洪水逐步褪去,村里的人陆续回家开始清理收拾,而刘佳首先寻找的是自己的摄影器材和资料硬盘。
据悉,刘佳曾经参加过“5.12”地震、“4.20”地震等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有较为丰富的经验。面对家里被水淹后的一片狼藉和不小的经济损失,他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又主动请缨承担木城片区的应急采访任务。
佳萱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