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县看“三会”|仪陇县:借鉴吸纳 争创国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09-25 10:5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全省文旅“三会”924日至28日在乐山峨眉山市举行。刚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的南充市仪陇县,在盛会期间如何精彩亮相?会后有何打算?怎样持续擦亮名县“金字招牌”?近日,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仪陇县委书记陈科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新上榜的“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近年来都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绩?

陈科: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战略契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文化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着眼游客需求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业基础配套设施,全县旅游经济规模显著提升。2019年,全县过夜游客中省外和境外游客占比56.88%,旅游及相关产业税收收入贡献率19.13%,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16.04%,农民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15.03%,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域旅游格局已然形成。我县做优龙头景区。实施朱德故里5A级景区提升工程,国防教育园、自驾车露营地建成投用,客家民宿博览园、大木偶剧场主体完工,朱德故居入选“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做靓乡村旅游。三条沟国家农业公园建成开放,黎明村、朱德铜像纪念园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探索“景区 扶贫”新模式,朱德故里景区入选全国首批“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案例入选“四川省文旅扶贫典型案例”,被世界旅游联盟列入2020年旅游减贫案例。做精特色景点。建成剪纸博物馆,整合张思德纪念馆、德湖等资源,创建德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核”(朱德故里景区)“两城”(新政、金城旅游城)“三线”(新马线、新金线、金马线乡村旅游带)“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已经形成,被列入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二是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我县推动“旅游 农业”融合发展。依托海升柑橘产业园、布碧丝蚕桑产业园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培育现代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互动、农业科普教育等旅游新业态,建成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5个、打造“挖藕节”“采摘节”等特色农旅活动20余个。推动“旅游 工业”融合发展。依托经开区特色工业企业,全方位展示生产流程、实体化体验制作工艺,升级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中味食品、戈葡酒业等工业旅游基地6家。推动“旅游 商贸”融合发展。升级互联网 电商产业园,提升德乡仪品、客家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打造旅游购物点120余个。开发7大类156种特色旅游商品,其中5类特色旅游商品获得国省级称号26项,仪陇酱瓜、胭脂萝卜等4个产品获国家地标认证。推动“旅游 教育”融合发展。深挖红色文化、“三乡”文化资源,弘扬“两德精神”,开发宗旨教育精品课程,编排《张思德》歌剧,张思德干部学院创建为全国红色教育培训联盟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朱德铜像纪念园、张思德纪念馆被列入省级革命传统研学实践基地。

三是旅游品牌形象日益彰显。我县密切与重庆、成都、西安等周边旅游名城联系对接,共同发起成立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推出川东北5A级景区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重庆红岩联线等景区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无障碍旅游区”。朱德故里亮相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朱德生平专题展览走进香港,宗旨论坛学术研讨活动连续举办,成功承办四川省第十一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百家媒体看仪陇、百家融媒体联合采访等文旅活动,仪陇文旅资源热度不断增强。

四是旅游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我县旅游配套完善。投资17亿元建成G245新政至马鞍红色旅游风景道,新改建公路服务区7座,开通景区旅游专线6条。改造旅游集散中心、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完善全域全景图等全域旅游导视系统,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点20余处。新改建旅游厕所105座,设置“共享厕所”20余座。旅游服务优质。开发全景旅游APP,全方位提供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服务。实施后厨革命、“三改一整”、服务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常态化开展涉旅从业人员培训,年累计培训1.8万余人次。出台“仪陇有礼十二条”,开展市民素质教育活动。成立张思德服务联盟、德乡志愿者协会,旅游咨询、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彰显特色。旅游市场有序。健全旅游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建立旅游投诉受理和行业诚信“黑名单”制度,整治涉旅突出问题,严打违法违规行为。2019年全县未发生较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损害游客权益、在全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责任事件,游客满意率达98.5%

记者:此次“三会”,仪陇县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展会上展示些什么?对本次“三会”有何期待?

陈科:此次“三会”规格高、受关注度也高。为在会议期间展示仪陇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文旅品牌形象,我县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一是广泛推介文旅招商项目。对接国、省政策投向,策划包装了70余个重大文旅重点项目,概算投资120余亿元。本次“三会”期间,将加大与客商对接力度,重点推介朱德故里柏杨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项目,最大化充实“朱德故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内容。

二是集中展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红色旅游景区资源宣传、红色研学旅行线路推介、红色文创产品展示等方式,重点推介朱德故里、德园景区和张思德干部学院,为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不断提升热度。

三是现场品鉴“非遗”创作。川北大木偶技艺传承人和剪纸技艺传承人将现场展演,为参会嘉宾带来仪陇“非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此次“三会”合一,无疑是为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总结过去一年来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任务。仪陇是文化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旅游名县,更期待全省范围内如何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来促进文旅产业文旅消费加快恢复发展,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记者:“三会”后,仪陇县下一步有何打算?未来将如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陈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文旅大会会议精神和清华书记、尹力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持续推进文旅提升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尽快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在2-3年内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建设“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目标,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仪陇旅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同频共振、相融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继续发挥好朱德故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充分借鉴吸纳,全面对标补短。

具体来说,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落地:

一是紧盯“一个目标”不放松。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支柱产业。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是依托“双创联动”促发展。大力实施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双创联动”工程,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切实改善旅游营商环境,强化旅游市场环境治理,不断提高仪陇旅游发展吸引力。创新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保障机制,着力搭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民参与的发展平台,扎实推进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着力“三个提升”亮品牌。提升文旅品牌形象。紧紧围绕“朱德故里·德乡仪陇”文旅主题,深挖“两德”文化内涵,以朱德故里、德园等景区为载体,做靓红色旅游核心品牌;按照“立足川渝,辐射全国,走向国际”旅游宣传营销战略定位,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营销模式,加大仪陇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力度,主动与重庆、陕西以及阆中古城、小平故里等省内外旅游县(市、区)合作,推动形成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推的旅游大格局,不断提升仪陇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培训涉旅从业人员,规范服务礼仪与服务流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市民素质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正面引导,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礼仪素质;完善旅游志愿服务站,提供文明引导、信息咨询、应急救援等服务。提升文旅监管水平。持续开展“三边三化”全域旅游环境治理,切实强化旅游安全监管执法,健全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四是实施“五大任务”壮体系。编制文旅发展规划。;完成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建立文旅资源库;高质量编制《仪陇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对接国、省政策及市场走向,策划包装一批文旅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建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张思德干部学院建设进度,打造红色研学教育培训新名片,完成马鞍老街古建筑群维修保护。提升建设旅游景区。深入实施朱德故里5A级景区提升工程,加快完成客家民宿博览园、朱德故居纪念馆文物中心建设;围绕“红绿结合”发展思路,借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橘源乡村旅游景区和天石寨景区建设,力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创评文旅品牌。实施“旅游 ”融合发展,做强研学教育旅游,培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打造文旅新品牌,力争创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健康中医药示范项目1个。完善文旅配套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提升县域旅游景区配套功能,升级完善全域旅游导视系统,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招引国内知名连锁酒店和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丰富旅游食宿产品;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确保旅游干线公路、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达到A级旅游厕所标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 图片由仪陇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