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犍为打出“组合拳” 做实监督“后半篇文章”

2020-09-27 22:2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以案明纪,以案促廉。近年来,犍为县纪委监委在履行好监督首责的基础上,注重标本兼治,努力探索实践如何运用监督手段唤醒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力争为把监督 “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

下好当下改功夫 净化行业风气

“监督中,我们发现县内部分医院存在放宽入院指征,延长住院天数,让病患进行不合理检查等情况。对此,我们约谈了医院相关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 犍为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周正华在工作汇报会上说道。

近日,随着《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下发,犍为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轮医疗卫生领域的专项监督,重点查看药品、医疗器材、耗材采购,医保基金使用,医疗服务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共检查医疗卫生机构12家,督促整改问题32个,约谈负责人8人次。

“因‘回扣’导致医疗机构出现过度医疗、价格虚高、大处方等问题,吃亏的还是老百姓。”犍为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周莹表示,要以此次督查为契机,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乱象。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要求县卫健局、县医保局等主管部门举一反三,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范。由各医院纪委牵头,召开药械供应商集体廉洁谈话会,签订《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从源头上遏制回扣的产生。同时,约谈重点敏感岗位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树立规矩意识和纪法意识,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

“通过上级监督检查,一些隐藏的问题被暴露出来,许多工作都得到了规范。我们的医务人员也改进了工作作风,最近医院的医患矛盾明显下降。”犍为县中医医院书记、院长张吉维有感而发。

做好长久立文章 规范权力运行

“去年查办的原金石井镇青松村主任税林超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挪用村上新居集体资金2万余元,用于个人营利活动,充分暴露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亟需补齐。”犍为县纪委常委官勇表示。

原来2014年,原金石井镇青松村在实施青松新居项目期间,因未成立新居业主委员会,便决定将项目资金由时任村主任税林超负责管理。代管期间,由于税林超个人的产业发展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他便违规挪用了2万余元代管资金,直到2019年,才将资金归还。201910月,税林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由此,犍为县纪委监委通过“以案促改”,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犍为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犍为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以补齐农村集体经济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短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为发挥好执纪审查治本功能,近年来,犍为县纪委监委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盯紧案件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对已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梳理和剖析,深挖制度机制上的根源,切实把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漏洞找全找准,为抓好整改、建章立制指明方向,力求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搭好群众提平台 促进服务提质

34组能通自来水一直是我们多年的夙愿,没想到坝坝会后,村两委真的把这个事放在了心上,想办法筹资金,找专家帮我们改管道、装增压泵……现在自来水通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四处取水而苦恼了。” 罗城镇白鹤村的村民们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纷纷为坝坝会点赞。

去年以来, 随着各乡镇“阳光问廉院坝问政”坝坝会的相继召开,干部群众一起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答疑解惑,后续落实整改,真正让群众有了“发声”的地方,党委政府多了条“察民情”的路子,也让基层监督方式更加多样化,实现了听群众说、解百姓难、谋发展路、促作风正的多重基层治理新途径。

“以坝坝会的方式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一方面可以使服务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干部去思考作风如何更‘严’更‘实’,决策如何更贴近实际。” 犍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徐浪表示。

每次坝坝会后,犍为县纪委监委都会跟进问题的整改,通过建立台账,点对点反馈,积极协调县级部门解决相关民生诉求,确保“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全县共召开“阳光问廉院坝问政”活动271场次,为群众解决解释问题751个,以眼见为实的直观感受,打消群众心中的疑虑,调动起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提升群众对政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吴承忠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