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易地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陈伟介绍了相关情况。
蹲点督战!6月底完成安置点配套设施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
据了解,受到疫情影响,截至今年3月初,凉山州还有301个安置点、1.35万户6.98万人住房及配套设施未建成,形势非常严峻。按照省委、省政府挂牌督战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成立由委主要负责同志等5名厅级领导参加的工作专班,分别赴布拖、金阳、昭觉、美姑4个县蹲点督战。
工作专班进驻后,建立省、州、县纵向指挥一致、横向密切协同,一体化督战体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三统筹、三倒排”推动凉山州5月底完成了住房建设,6月底完成了安置点配套设施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5月13日,倍受关注的昭觉县“悬崖村”84户贫困户全部搬进县城集中安置区。
三措施保障!迎战疫情、雨季完成易地搬迁任务
“十三五”期间,凉山州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44万户35.32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26%,占全州贫困总人口36%,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主战场。但今年面临疫情和自然灾害双重影响,加之高寒地区霜冻期长、有效施工期短,五、六月份工程冲刺关键时期又遭遇雨季(雨季5-9月),施工条件恶劣、材料运输困难,工程推进异常艰难。
为完成任务,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陈伟介绍,一是抢抓时机促复工。省发展改革委成立复工工作组,出台相关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每天与凉山州任务县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落实疫情防控补助资金400万元,协调做好砂石等原材料和防疫物资保障,2月底实现了在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复工。
二是既督又战促攻坚。及时将“挂牌督战”转为“全面作战”,对301个在建安置点进行多轮全覆盖核查,主动实效协调解决材料供应、用电用水、技术指导等具体问题304项,有力推动项目如期建成。如,协调4300余名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驰援进度严重滞后的布拖县,使其项目建设明显加快,6月21日,凉山州最后一个安置区──布拖县城集中安置区建成分房。
三是强化帮扶促脱贫。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狠抓就业促进,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区融入。特别编制了万人以上大型安置点后续帮扶方案,指导凉山州编制了800人以上安置点后续帮扶方案,分类施策精准抓好后续扶持,确保搬迁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前,凉山州搬迁群众中已发展各类产业扶贫19.5万人、开展就业扶贫7.3万人、社会保障兜底6.5万人,累计脱贫25万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