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11月14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数字化教育教学的主题,深入探讨加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课程教材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数字化学习扶贫,促进教育公平,开辟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新境界,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会上,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为大会作题为《融合──教学与装备的发展趋势》的报告。曹志祥对教学与教育装备的融合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强调:虚拟技术与现有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是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作《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挑战与应对》的报告。王扬南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养数字时代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作题为《AI 教育4.0:从量变到“智变”》的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通过对教育过程的认知建模,构建可信赖、可解释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提升教学和评估的效率,为教育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会议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齐吉祥还通过现场虚拟现实设备把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和清明上河图,让文物“活”了起来,用虚拟现实技术给参会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据悉,四川省百余所职业院校、各市州教育局及下属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电教馆、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等部门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技术交流会。与会领导专家和参会代表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数字课程教材云服务重构智慧教育生态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