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亮相第八届澳门国际旅游博览会 展“天府旅游名县”“三国圣地”魅力

2020-11-17 16:0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6日-8日,第八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澳门举行,2020中国四川大熊猫文化旅游周也在此次博览会上正式亮相。武侯区作为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走进澳门,进行文旅资源及产品线路推介活动,积极唱响“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国际旅游品牌,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推荐武侯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广三国文化,展示“三国圣地”的魅力!

以文化铸魂  塑造多面武侯

11月6日,在第8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活动伊始,“天府旅游名县”文创展区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在随后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天府旅游名县直播推介中,武侯区作为首位出镜“名县”,让直播间氛围瞬间升温。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以“三国文化”为切入点,在直播间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推介了武侯旅游资源、特色文旅产品,以及最地道的旅游攻略和最“川味儿”的旅游模式,受到了线上观众的热情回应。

近年来,武侯区依托“三国圣地”武侯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打造境外游客来川旅游的重要导入地,塑造“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武侯祠三国季”等知名文化活动品牌。2019年,武侯祠—锦里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居全市各景区游客量首位。

“武侯区域内三国蜀汉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所涵盖的内容也是极其深广的。它在历史、文学、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哲学、谋略等方面,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三国文化不论是曾经还是未来,都是武侯区首推的特色文化资源。”据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侯区依托区内厚重的三国文化资源禀赋,突出三国文化展示地、特色文创承载地的定位,通过打造三国文化中心、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文博旅游、影视旅游等文创产业。

与此同时,武侯区还将文旅融合作为营城兴业基本导向,围绕“三国圣地 智慧武侯”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深耕三国文化、诗竹文化、芙蓉文化、音乐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四大历史文化风貌片区”,以“三国创意园”产业功能区建设引领武侯三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具有全球美誉度的三国文旅消费目的地。 

以旅游为脉  打造安逸武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武侯的一街一景,无不展现着“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独特气质。在武侯,有被美国CNN评选为全球最美街道之首的特色街区锦里,有赵雷的歌曲《成都》所传唱的玉林路和小酒馆,有中国西部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成都城市音乐厅,有医美资源最为富集的中国著名医美机构集群,有天府芙蓉园的千亩花海芙蓉胜景……来到武侯,游客可以在世界级的音乐盛典中陶冶情操,也可以在赏川剧、品小吃、烫火锅、泡茶馆的市井生活中体验烟火气息;可以在安顺廊桥、九眼桥酒吧街感受武侯的温润浪漫,也可以在医美之都、文创市集、微博物馆群落中探究成都的生活美学。

近年来,武侯区紧抓四川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机遇,整合玉林、九眼桥、望江公园等承载“老成都”记忆的街区景点,规划打造都市游、社区游、夜间游等旅游环线,让巴适安逸的城市特质融入市民、游客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近年新晋的一批打卡胜地也大多出自武侯区。以“蜀水文化、丝路文化和天府文化”为特色,以“文化+科技”为手段,打造水韵天府文化旅游休闲街区项目;以“竹文化汉服文化”著称的百年望江楼公园;活化利用典型工业建筑四川机械总局白药厂旧址,打造BY1906创意工厂,被评为“成都市首批文创产业园”;国内首个体验游憩式潮玩购物公园大悦城……都正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打卡胜地。

据悉,近10年来武侯区游客接待量连年位居全省区县前列。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总数达26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70亿元。

 

以服务为本  建设国际范武侯

武侯区紧邻双流国际机场,临港交通便利,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地铁站点居全市最多,可畅享“快旅慢游”之趣;武侯涉旅市场主体达11000余家,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别具一格,5G网络、智慧旅游实现全域覆盖,研学游、工业游、医美游等新型旅游体验不断丰富;同时拥有西南地区首个社区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武侯旅游的“国际范”正加快形成。

蓬勃的旅游产业,更离不开政策的支撑。未来武侯区还将实施文创产业专项政策,出台电商直播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小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充分发挥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的重要极核和主要游客导入地优势,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成都锦里与重庆磁器口古镇建好“锦磁一家”CP,引导区内代表性景区景点加入成德眉资旅游市场资源协同,唱好成渝地区文旅协同发展“双城记”。

郑嫄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