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如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来听听政府决策“智囊团”专家怎么说

2020-11-19 19:1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9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社科院主办的2020年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围绕四川如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主题演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定位之一,是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李后强在演讲中说道,“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代名词,建设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注重运用美学原理加以指导。

李后强认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应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市场丰富、经济发达、生活舒适、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公共服务先进,特别是交通、教育、医疗、商贸、就业、健身等要便捷灵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高,其内涵直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涵盖和体现九大特质,概括为“九高”,即:高颜值的环境是前提,高质量的发展是重点,高契合的目标是关键,高效能的机制是支撑,高大上的创造是动力,高精尖的产品是载体,高品位的追求是张量,高水平的保障是要求,高分贝的话语是塑造。

此外,李后强认为,应该按照美学原理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放大和扩版,必须做到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艺术化,在城乡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上加大力度,形成开放、包容、多元、共享、温暖的格局。美有千万种,美学原理也有很多,但就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而言,需要遵循系统美学的最小作用量、社会美学的最大公约数、结构美学的最佳参照系、制度美学的最后一公里、自然美学的最佳数学式、实践美学的最高艺术化、体验美学的最难舒适区、标准美学的最强影响力等八大原理。”李后强建议,可以建立以“群众感知为核心”的高品质宜居生活地建设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区域发展的最高价值,在于中央要求与群众内心真实的获得感的统一。我们主张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建立起围绕群众感知的、直面群众的,为学术界、实践界、普通民众与国际社会均能认可的高品质宜居生活地建设动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以倾听群众的声音为导向,通过评估结果不断指导和纠偏高品质宜居生活地建设的现实方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