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卫创新“小帮手”街头技能大Battle!

2020-12-02 14:2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经过前期项目申报、资料审查,成都2020年度“环卫管理创新示范奖”评选目前已进入实地测评阶段。11月26日,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智库专家、行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走上成都街头,为进入初选的创新项目进行现场打分。

小型智能机械车辆成保洁“小能手”

在本次“环卫管理创新示范奖”评选中,不少“参赛选手”都从小型智能机械化出发,为环卫工人“减负”的同时,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

在成华区北湖公园,灵活的微型扫地车特别引人注目。这个扫地车不仅车身前方的边刷能灵活地变换方向,还能上下调整,可同时清扫道路和马路牙子或台阶。吸尘软管和硬管能快速方便地吸除如易拉罐、纸团、饮料瓶、动物粪便、树叶等难清扫的垃圾,而灵活的结构设计,也使其能快速穿梭狭小区域,高效清扫背街小巷、卫生死角。

在青白江,环卫人员通过创新手推冲洗枪、增加冲洗喷嘴的方式,一次即可将人工清扫不到的绿廊(绿道)路面缝隙里的细小垃圾和泥沙冲洗干净。创新研发高速圆盘旋转清洗器,通过圆盘高速旋转产生向下旋转压力,带动两个喷头对平面物体表面进行冲洗,实现快速洗出平面物体表面本色,能有效解决人行道易产生苔藓、商家摊位附近油渍多、酸碱清洗剂效果不理想等作业难题。而且这款冲洗神器非常轻便、易操作,还可以根据道路的宽度进行调节。

而青羊区则引入“坦能”Green Machines 616 新型小型扫地车,可随时清扫人行道及其他步行空间,并对花架之下、圆形长椅以及其他难以触及区域进行清扫。还能绕开人群和障碍物进行有效清洁,不会打扰顾市民、游客。

新都区,无需人工操作的智能环卫机器人已经上岗。炫酷智能的小扫车能够有效识别障碍物并提前避开,适用于辅道、人行道等市政施工时的半封闭道路的保洁。1小时可清扫2万平米,替代10个环卫工人每天的保洁作业量,全区智能机器人道路机械化作业面积197.6万平方米,作业率达到82.3%。

传统设备“小改良”带来大惊喜

一些环卫“老面孔”改良后的“新形象”,同样令人惊喜。

青白江区,试点改造了洒水车高压冲洗喷杆、路面养护车竖排冲洗杆、洒水车水箱后侧面丝花洒等机械部件,在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同时,有效解决了城市主干道路面污染、交通隔离栏及花箱积尘、行道树和绿化带积灰等环卫作业难点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的“小改良”,传统的“环卫人工作业”目前已退出城市交通主干道环卫保洁。

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解决社区垃圾污染问题

在金牛区营门口花照壁上横街,“不脏不臭”的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有效解决排放、运输过程中的污水滴漏、异味扩散、污染物滋生等问题。

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转站的建设之初就是以园林景观为基础,让其“融入”街道。同时设有喷淋除臭装置及消防灭火装置,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极大的降低了对周围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引入电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后台操作,提高转运效率。目前每天能处理90吨至120吨的生活垃圾,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提升。

实用性、创新性、示范性、效益性!科技创新,助推“智慧环卫”高质量发展。成都环卫人正迸发无限创意,用科技力量,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美丽、安逸!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