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需要更科学有效,那么教师客观状况的把握则需要更系统精准。”1月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承办的“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研讨会在蓉召开。
会上,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局长丁学林就金牛区针对教师评价改革历时三年实践探索构建的具有金牛特色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交流介绍:2018年,金牛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教师评价改革,依据国家标准和教育现代化治理要求并结合区域实际,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下研发出《成都市金牛区中小学教师行为测评量表》等六套量表,形成了金牛区教师专业发展测评工具。“新的测评工具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 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为教师专业水平提供了深入的‘诊断”’和完整的‘画像’。”
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探索 “金字塔”型教师分层培养
早在2014年,金牛区教育局出台了《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梯队建设,探索教师专业化层级发展标准体系。随后,金牛区教育局发布《金牛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实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按照“分层培养、层级递进”的模式整体推进,探索多元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梯队建设策略。
金牛区按照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实施细则,构建出“塔基→塔腰→塔颈→塔顶”“金字塔”型教师分层培养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体系,实施“夯实塔基、强壮塔腰、突破塔颈、闪耀塔顶”的成长策略。
“我当时是在塔颈这个部分,金牛区不仅给了我们很多通道平台,还接受了一系列的培养和培训,自己在这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成都二十中的语文教师刘晓英从教近30年,如今,在她的名师工作室中,有7所金牛区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大家一起形成了一个研修共同体,一起成长又来培养他们成长,这也是我把我的成长回馈金牛区教育。”
据了解,通过“微主题研修”“新教师培训”“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项目”“名师闪耀工程”等系列活动,提升了4000多名塔基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了1500多名塔腰学科优秀教师,锻造了400多名塔颈层级教育领军人才,促进了100多名塔顶层级名优教师向未来教育家发展。
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不为评价而评价
2018年,金牛区在中国教育学会的指导下,以创建和推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试验区”为契机,率先开展教师评价改革,通过历时三年的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具有金牛特色的教师评价体系,依据国家标准和教育现代化治理要求并结合区域实际,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下研发出《成都市金牛区中小学教师行为测评量表》等六套量表,形成了金牛区教师专业发展测评工具。
有了评价机制的顶层设计,针对评价结果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近两年,成都市金牛区针对测评的结果,对全区老师、学校、区域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2019年共出具中小学教师6362份个人报告、74份学校报告、1份中小学区域报告。2020年共出具中小学教师6886份个人报告、84份学校报告、1份中小学区域报告,474份幼儿教师报告、12份幼儿园报告,1份区域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报告。
“我们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观察点来进行教师评价的改革。它侧重于教师的过程性、发展性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诊断,目的不在于给教师为了评价而评价,在于更好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服务。”据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高汉宁介绍。
此外,在教师专业测评的基础上着力向更深层次推进改革,金牛区开启《分层进阶整体提升》项目,其目的在于用更科学的评价结果寻找到塔基、塔腰、塔颈、塔顶四个层级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动态实施各层级精准培训,制定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层级发展的标准框架。
以教师专业行为评价为基础,探索破“五唯”的评价体系,让教师评价从重管理、重头衔、低效度与高厉害,走向了教师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发展性、增值性与导向性。形成了“测评培标”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层级递进、管理调控以及基于测评数据、标准体系、个性方案、培训课程、效果监测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活动当天,成都市政府总督学陈蕾交流五育并举的教育质量考核评价经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局长雍峰交流五育并举评价改革在区域和学校的实施经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