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教育工作怎么干?重点来了!

2021-03-05 23:4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5日,2021年四川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教育工作十分繁重,容不得丝毫懈怠;小康进程制胜于此,容不得半点放松。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认真干,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会议强调,要尊崇科学思维、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教育是百年树人、静待花开的立国基业,而教育本身又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筑“党的领导、全面从严”事业之魂,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和“魂”,学深悟透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艺术,提高“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政治警觉,增强“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政治敏锐,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反腐败斗争”上落实和保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全面领导、全面建设、全面从严”。要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之志,克服“孤芳自赏”式的办学,防止“坐井观天”式的治校,杜绝“商品交换”式的教书,避免“急功近利”式的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强调,要担“贯彻方针、立德树人”使命之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抓思政教育“筑魂魄”、抓意识形态“筑防线”,坚守教书育人主阵地,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凝聚奋进新时代的正能量,做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同频共振,把学生的潜力开发出来、智慧启迪出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要行“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教育之法,将思政教育与国家意志、文化传承、厉行法治、民族振兴、生命健康、奋斗精神、责任担当等深度融合,汇集起“政界学界—家庭社会—课任教师—学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合力。要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进之责,坚持按教育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按经济规律规划布局建设学校,按市场规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编制教育“十四五”规划,“由远及近”定框架,锚定2035,锁定2025,确定2021,系统谋划标志性引领性支撑性项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根本方向;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项目支撑实体化、政策制定精准化、经费使用科学化、管理治理信息化、教育服务高效化”思路,构建 “四轮驱动”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治蜀兴川事业。

会议强调,要构建“党建引领、科学保障”高质量现代治理体系。坚持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根本制度;修订完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工作实施办法;推动中小学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依法治教、民主管理”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确保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

会议强调,要构建“普及普惠、优质均衡”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其地位定位是“发展底座”,主责主业是“打基础、夯根基”,方法路径是“文博兼容、纵横转合”。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其地位定位是“类型教育”,主责主业是“应需求、强产业”,方法路径是“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构建“内涵发展、争创一流”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其地位定位是“战略力量”,主责主业是“求创新、抓内涵”,方法路径是“对标竞进、争创一流”。要构建“多样供给、规范有序”高质量民办教育体系,其地位定位是“重要组成”,主责主业是“强供给、规范化”,方法路径是“支持规范、多样发展”。 

会议强调,要构建“兴师重教、立本兴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领域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和“度量衡”作用,着力解决教育评价内容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等现实问题,畅通不同类型和层次教师上升通道。要以政治家、教育家为标准,以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中小学教师“安心工程”、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为抓手,以县管校聘、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为突破,让流失的人才回归,让静态的人才流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建好队伍。

会议强调,要构建“执教为民、兴教强川”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充分发挥好川渝地区创新资源富集优势,以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促进成渝地区南翼跨越北翼振兴为目标,以成都国际职教城、宜宾双城、南充大学城、达州西南职教园以及毗邻地区教育协同发展项目为牵引,积极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教育体系。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引领,结合“两项改革”抓好2021基础教育谋篇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实施成德眉资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宜宾、绵阳、南充、达州、乐山、泸州等6个区域中心城市教育发展能级,让教育一头支撑产业化、一头促进城镇化,一头联通科技、一头打通经济,打造创新的动力源、培育经济的增长点。

会议要求,要按照“一学一讲一阐释”、“一看一唱一联颂”、“一谈一悟一奋进”的要求,传承红色基因、传续精神族谱,礼赞党的百年华诞。要在党向党,通过开展“弘扬革命史、礼赞新时代”百场党史大学习,“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百场演讲大角逐,“忆历史经验、学创新理论”百名专家大宣讲等活动,筑牢理想信念,行好向党致敬的教育礼。要在党爱党,通过开展“伟大的历程、光辉的业绩”百年成就大展览,“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百场红歌大传唱,“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百场文艺大联颂等活动,汇聚磅礴伟力,奏响向党祝福的协奏曲。要在党为党,通过开展“静心读党史、青春献给党”百篇征文大感恩,“行红色长征、悟苦难辉煌”百条线路大研学,“奋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百项任务大落实等活动,砥砺初心使命,构筑向党感恩的鼎兴路,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