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围绕“数字助力 绿色发展”主题,专家学者深入对话,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
数字蓉城,一场聚焦“绿色发展”的“头脑风暴”精彩上演;而西南一隅的乐山,亦正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劲引擎。
光伏腾飞
剑指“中国绿色硅谷”
动力从何而来?省委赋予乐山的重要使命──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
乐山有充沛旺盛的光伏“基因”。早在1964年,乐山就成立了我国首家半导体材料科技企业──峨眉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彼时,这里研发、生产的高纯金属及半导体材料品种数量达到国内之最,上世纪60年代国内晶硅便是在乐山走下生产线。
然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国外高纯晶硅相关技术的封锁随之而来。面对危机,乐山挺直脊梁,用心血与汗水坚韧攻关,形成一系列专利与核心技术,为多晶硅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全国多晶硅发祥地、四川多晶硅主产地,“中国多晶硅黄埔军校”的美誉愈叫愈响。

去年7月,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赋予乐山“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的历史重任。乐山乘势而为,庚即将其作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五个切入点”之一加以谋划和部署,并提出“明确主攻方向”“建好专业园区”“开展延链招商”“强化政策支撑”等一系列具体方略,加快推进延链、补链、 强链,让光伏产业“一号工程”全力发展。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乐山坚持以大园区承载大产业,新建光伏产业园引导集聚集群,用好水电消纳示范区、“光伏二十二条”等政策惠企利企,推动永祥、晶科、协鑫等头部企业汇聚成链、抱团发展,加速形成开放合作、错位发展、互惠共赢的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一个千亿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乘风破浪中,乐山成功抢占“C位”:2020年11月,乐山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绿色硅谷”称号,成为全国唯一坐拥“绿色硅谷”名号之地;2020 年,保持多年前列的高纯晶硅产量问鼎世界第一。
助力“双碳”
乐山光伏未来已来
今年是中国碳中和发展元年,也是“十四五”启航之年。作为未来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光伏无疑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劲动力,光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
抢抓重大机遇,乐山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把多晶硅光伏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强市的“头号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企业、园区、产业发展赋能,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

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乐山将经济围绕产业转、产业围绕园区转、园区围绕项目转,按照“生态化、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取向,加快推进光伏园区建设,打造产业生态集群。同时,加强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谋划、扎实推动项目建设,为多晶硅光伏产业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今年5月,举行于成都的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中,乐山成功签约22个项目、揽金387.45亿元。其中,硅谷基地动力澎湃,以光伏为重点的工业产业成为客商投资乐山的三大主要方向之一。
众望所“硅”下,乐山光伏企业纷纷入驻,投资项目逐步加码。目前,世界多晶硅光伏产业前10位企业中,已有多家在乐山五通桥区落户或参股。
更令人期待的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共乐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进一步擘画蓝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大力发展有机硅新材料、电子级多晶硅和信息产业,加快乐山高新区光电信息科技园建设……到2025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产值力争超过2000 亿元,全面建成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
“双碳”发展的主旋律激情唱响,乐山光伏产业未来已来、可期可盼。(李举涛 图据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