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西博】川促会王海林:继续深入挖掘四川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2021-09-19 08:5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6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国家、机构、企业将目光汇聚在四川成都。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的西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一,无数客商在这里开启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并留下他们想对四川说的话。

为此,四川发布推出《听音西博》专题,一起来听听全球来客的声音。

嘉宾名片:

王海林

川促会驻会副会长

9月16日,在西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馆中,川促会的展区现场,“非遗”传承人正演绎着四川传统“非遗”技艺──棕编以及蜀绣,引得众多游人注目。

“借助西博会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传播四川特色传统文化,让四川‘非遗’走进更多全球年轻一代的视野里,为四川优秀文化‘走出去’插上翱翔的羽翼。”川促会驻会副会长王海林感叹道。

王海林介绍,川促会全称是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作为四川民间对外交往的窗口,川促会多次举办、参与民间外交重要活动,搭建起四川与海外交流的桥梁,进一步向全球发出四川的民间声音。

“川促会会员单位涵盖四川不同行业内的众多优秀组织,目前已经达到85家。”王海林表示,“虽然这些单位来自文化、经济、科技、社会等不同领域,但是大家都在对外交流领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促进四川进一步扩大开放?王海林表示,作为促进四川民间组织对外交流的平台,川促会将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助力实现更深层次的中外交往。

一方面,将发挥四川省在医学、医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的优势,为亚非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抗疫工作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将努力探索清洁能源合作,紧抓四川在水电、风电、核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和减碳行动方面的合作,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此外,还将大力推动四川文化传播,深入挖掘蜀绣、竹编、漆器、雕刻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为文化“走出去”搭建桥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实习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