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8日,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省委省政府命名成都市成华区、邛崃市、大邑县、自贡市大安区、泸州市江阳区、广汉市、江油市、广元市朝天区、大英县、乐山市市中区、九寨沟县等11个县(市、区)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这些新获授牌的天府旅游名县将如何抢抓文化旅游发展机遇?四川发布记者与中共九寨沟县委书记贺松对话。
世界只有一个九寨沟,九寨沟不只有九寨沟,九寨沟欢迎你。
──贺松 中共九寨沟县委书记
四川发布:九寨沟县作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是如何贯彻落 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决策部署,大力发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贺松:近年来,九寨沟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抓住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和灾后重建机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生态九寨”战略规划,全力修复生态环境和景区景点,生态系统恢复至震前水平,诺日朗瀑布等景点修复技术获 5 项国家专利,火花海治理方案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可。高质量打造嫩恩桑措(神仙池)、甲勿海熊猫园等 12 个景区景点,推出 7 条精品旅游线路,“5G 游九寨”APP 上线使用,成功创建 1 个 4A 级、3 个 3A 级景区和 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 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抓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缔结“三九大”“大九寨”文化旅游联盟,与绵竹市共建“九绵文化旅游产业飞地园区”,开发 700 余种“九寨有礼”文创产品,传承发展好舞、南坪曲子、藏族山歌、登嘎甘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展示中心和“登嘎甘㑇(熊猫舞)”情景歌舞剧。2019 年 9 月九寨沟景区开园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超过 78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 100 亿元,带动 97%以上的群众吃上旅游饭。
▲非遗展示中心
四川发布: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九寨沟县隆重召开,请您结合九寨沟实际,谈一谈下一步将如何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
贺松:九寨沟县生态优美、文化厚重、风景如画,九寨沟、大熊猫、金丝猴三张旅游名片享誉全球,还有嫩恩桑措、九寨爱情海、甲勿海熊猫园等 12 个景区景点,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个国家森林公园、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1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旅游业是九寨沟县的支柱产业,2016 年全县接待游客 720 万人次、旅游收入 90.1 亿元,居全国非城市旅游地第 2 位,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对全县 GDP 贡献率达到 65%。但“8·8”地震后,全县旅游全面停摆,旅游业进入低谷期,面对灾后重建压力,我们化危为机, 助推美丽九寨蝶变归来。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倍加珍惜天府旅游名县荣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生态九寨”战略规划,加快构建“一主两核三带”绿色发展新布局,加快建设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典范和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千万人次、百亿收入目标。
▲县城新区
四川发布:您对如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接续推动九寨沟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思路、新目标、新构想和新愿景?
贺松:2018 年 11 月,省委彭清华书记在香港参加“川港澳合作周”活动时,用“三九大”为四川文化旅游名片代言,我县九寨沟、大熊猫独占其二。随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顺利召开,九寨沟县旅游业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下一 步,我们将坚持旅游业核心支柱产业不动摇,积极构建“10+5”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擦亮九寨沟、大熊猫、金丝猴等旅游金字招牌,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贡献九寨力量。
一是丰富“吃”的内涵。深入挖掘九寨饮食文化,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和九寨特色美食,开发“熊猫餐”、特色藏餐、白马美食、川西北特色小吃主题餐,积极办好九寨美食节。
二是提升“住”的品质。大力培育主题酒店、精品酒店、温泉酒店、连锁酒店等多元化、多层级的特色住宿体系。结合九寨川西民居房屋特点,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网红民宿。
三是完善“行”的功能。全面提升交通旅游配套设施,推动县域交通生态化、景观化,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综合服务区、城市绿道和观景台,全面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服务体系。
四是延长“游”的范围。持续推进拓景扩容,推动 12 个全域旅游景区争创 A 级景区,做大做精 7 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城市网红地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打造田园采摘、红色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综合体。
▲修复后的诺日朗
五是满足“购”的需求。 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加快九寨民族手工艺文创传习基地和“九寨有礼”文创孵化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九寨沟酒、茶、矿泉水等品牌影响力。
六是提升“娱”的品质。深度挖掘扶州文化、秦川文化、白马文化、安多文化内涵,创办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品牌。大力培育体旅融合项目,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 内重大体育赛事。
七是配套“商”的功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积极筹办展销会、企业年会、报告会等活动,切实增强会展服务能力。加强同国内外旅游组织、会展机构、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努力把九寨沟建成区域会展中心。
八是夯实“养”的基础。做响“中国天然氧吧”“四川特色气候小镇”品牌,引进一批医疗、保健、康养机构,加快九寨沟国际医养度假区建设。
九是挖掘“学”的内容。加快金丝猴科普基地、地质科普基地等项目建设,开发一批研学旅游项目。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旅游营销策划、金牌讲解员等旅游服务人才,努力建成全省旅游人才洼地。十是扩展“闲”的纵深。聚焦川甘青结合部大力发展周末游、周边游,依托全域旅游线路打造一 批玻璃滑道、攀岩基地、网红秋千等体验项目,培育一批休闲茶吧、氧吧、体验馆和休闲会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 曾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