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佛心终成一卷唐卡 天之饰物如何装饰出藏区人民新生活?

2017-07-22 13:42:4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一个正在草原上酣睡的少年郎卡杰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莲花生大士赐予他一支精美的画笔。梦醒后,郎卡杰认为这是佛的点化,从此他苦心专研与佛有关的绘画。他能够在半面碗豆上很神奇地刻画出释迦牟尼佛及十六尊比丘,人们因此尊他为“朗卡杰”,意为“天之饰物”。

7月21日,2017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活动采访团来到炉霍县,探访该县郎卡杰唐卡文化传承。

一颗佛心 终成一卷唐卡

炉霍县的中午有些炎热,夏日的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直直地照在这片土地上。此时,罗绒达瓦正在一笔一笔仔细地给一幅唐卡描金,神情专注地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罗绒达瓦正在给唐卡描金

“这是个修佛的过程,我一边用笔勾勒金色线条,一边想象佛的世界该有多么祥和美丽”。罗绒达瓦说,画成这样一幅唐卡需要一整年的时间,休憩之时,他还会诵读一些经文来修佛。
 


雍珠洛吾给记者们介绍郎卡杰唐卡的特点

罗绒达瓦正在描金的唐卡属于郎卡杰画派,据炉霍县文化馆馆长、郎卡杰唐卡绘画艺术协会会长雍珠洛吾介绍,“郎卡杰唐卡画风非常精致,作品能体现出透视作用下的层次感,远近距离的递进和明暗变化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描金技艺与流线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

关于未来,罗绒达瓦说,他想成为一名唐卡大师,除了拥有精深的绘画技艺,还要对佛教文化有更深的专研,绘制唐卡就是一种修行。


 
说起绘制唐卡 杨钊满满都是敬佩

台湾东森电视台大陆新闻中心副理杨钊感叹道:“绘制唐卡真的是非常考验毅力,画师们全神贯注连续作画几个小时的毅力让我很敬佩,他们对佛教的虔诚深深地震撼到了我”。

一幅唐卡 装饰出藏区人民的新生活

 2007年,炉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炉霍县郎卡杰唐卡绘画艺术协会”,以“协会+公司、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会向外招商引资拿订单,推动郎卡杰唐卡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带领藏区同胞增收致富。
 


记者们争相和唐卡画师合影留念

成立于2012年的甘孜州郎卡杰文化有限公司,是该县目前从事唐卡制作的最大公司之一。该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点,作品销往美国、英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境外市场。截至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0余万元人民币,直接带动100余人就业增收。

公司还成立了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免费教学生们绘制唐卡。罗绒达瓦在这里学习唐卡绘画已经四年了,现在每年能有三四万块钱的收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工资还会继续上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现场看到,除了罗绒达瓦,还有十多名藏族同胞正在专心致志地绘制唐卡。

“公司目前的订单已经接到了五六年后。就在不久前,我们接到了一幅千佛像唐卡订单,至今还没有时间来绘制”。雍珠洛吾说道。
 


陈淑英向郎卡杰唐卡传承人请教唐卡知识

《观察》杂志采访主任陈淑英在采访结束后对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说,“郎卡杰唐卡文化的传承需要这些年轻画师们的不懈努力,唐卡装饰了藏区人民的内心,也带领着他们走向富裕的新生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夏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