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时空气质量监测,今日(11月16日)成都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值超过200。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近期天气情况又是如何呢?
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官方微博了解到,自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轮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根据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成员杨复沫教授分析,近期短时间内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强逆温、难扩散等原因造成。
一是静稳维持,易出现强逆温,导致一次污染物累积和二次污染物转化。二是湿度增大加速空气质量恶化。没有形成有效降水,加之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短时间内急剧转差,导致污染物快速累积,出现短时中度污染。再者,大气科研实验室观测数据显示,近几日成都市二氧化氮浓度持续处于高位,在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下,氮氧化合物快速转化为硝酸盐,这是PM2.5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那么本次污染过程,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未来几天成都市气象条件又是否利于空气质量改善呢?记者了解到,根据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专家以及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预计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19日。
19日夜间起,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成都市各级各部门仍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大对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社会生活源等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联合成都平原兄弟城市协同减排,减缓污染累积速度,尽最大努力降低污染峰值,紧盯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加密天气会商,必要时,将目前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在这里我们也特别提醒大家,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重污染天气减排和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要求,减少不必要出行,进行低碳绿色出行,外出请正确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