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3日,乐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陈光浩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过去5年,乐山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记者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综合实力
五年来,乐山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3.4亿元,五年平均増速7.4%,总量从全省第9 位提升至第8位。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3万元,是2015年的 1.6 倍,位居全省第4位。
现代农业提质増效,粮食产量实现“六连增”,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6个,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
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工业增加值从全省第7位提升至第6位,绿色硅谷加速成势,高纯晶硅产能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直拉单晶制造技术行业领先。
服务业发展提速,累计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省服务业强县各3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 41.1∶44.4,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9个百分点。
文旅产业亮点纷呈,峨眉山市、市中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夜游三江、《只有峨眉山》、上中顺特色街区等竣工亮相,A级景区从23家增至38 家,全市旅游经济总量保持全省地级市第1位。
投资消费需求拉动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別年均増长12.8%和8.9%,获批创建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烟火嘉州城”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乐山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关键词:改革创新
五年来,乐山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改革迈出新步伐。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总数达109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从22个増至 34个,专利申请总量1.24万件、专利授权总量0.75万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各项改革走深走实,累计推动落实专项改革方案237个,承接实施国省重大改革试点93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通过评估验收,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顺利完成。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累计建成5G基站4300余个,总量居全省第 5位,“上云”企业超700家。全市网商总数达5.3万家, 网络交易额近 500亿元。
关键词:城乡建设
五年来,乐山坚持协调发展,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实施两轮交通攻坚大会战,乐山融入全国高铁网,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创建“四好农村路”国省级示范县6 个。嘉瑞大道新建、嘉定路及滨河路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竣工投用,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光纤宽带实现村村通。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户籍城镇人口从121万増至135.8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53% 、39%。
县域基础得到夯实,经济总量超200亿元的县(市、区)增至5个 ,峨眉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分别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获评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1个、先进乡镇5个和示范村45个。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五年来,乐山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结出新硕果。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3400余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省第二,“环保曝光台”做法在全国推广。
节能减排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9家,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7.9%和 26.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5.1%、29.7%、45.9% 和 20.1%。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峨眉山市、金口河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668个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8%、居全省第4位。
关键词:互利合作
五年来,乐山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合作拓展新空间。
区域互动深化协作,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与重庆武隆、南川等地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组建巴蜀石窟文旅走廊联盟等平台,成绵乐客运专线公交化运行,成功争取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连续实施“千亿招商”工程,引进通威、晶科、协鑫等“553”企业79家,累计到位市外资金超过3000 亿元,较前五年增加近500亿元。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培育外贸经营权企业540余家,实现进出口总额310亿元,“乐山造”产品出口覆盖 11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友好景区从9 个增至 24个。
关键词:获得感
五年来,乐山坚持共享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新提升。
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全市21.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倾力帮助凉山州美姑县按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连续四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
防疫抗洪尽锐出战,持续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硬仗,发病率全省最低。面对百年一遇的“8·18”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成功实现零伤亡,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2018—2020年)顺利完成,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2 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5倍、1.6倍,解决了 11.7 万户特殊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卫生从业人员和医疗机构实有床位分别增长23.7%和33.9%,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应急管理效能提升,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及人民防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数近三年稳居全省前列, 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五年来,乐山坚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意识形态领域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制定实施绿心保护条例等地方实体性法规5部,累计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689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539 件,“府院”法治共建取得实效。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网通办”能力明显提升,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创新组建“心连心”服务中心,“心连心”服务获得全国表彰。(李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