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1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中,关于住房保障有一项,便是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2月1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成都市既有住宅已增设1200台电梯。
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1月,成都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1个文件,将增设电梯流程优化为动议表决、公示公告、建设手续、竣工验收、使用登记和政府补贴“6步骤”,帮助群众“一看就懂,照着能办”,让电梯建设安装更加快捷、高效,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增设电梯相关政策和办理手续,实现了群众和企业“不跑路,少跑路”。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住建局正组织编制《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便民指南2.0版》,力争于2021年12月31日前出台。
北顺西巷6号院加装的电梯
分摊费用精打细算
社区用“服务”换“同意”
今年77岁的王遐申,家住北顺西巷6号院。由于小区修建时间早,小区并未建电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下楼成了他的难题。
王遐申家住5楼,“看到楼梯心里都害怕”,他说,年龄越来越大,腿脚也越来越不利索,走一层歇一层,上楼时还要拉着扶手使劲,有时买了米、油这些重物就更难了。之前没有电梯时,一天上下楼三四次,但都是能不下楼就尽量不下楼,下楼成了他最大困扰。
2019年8月,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王遐申在家里休养,偶然间听邻居说老旧小区可加装电梯,这让他格外兴奋。据王遐申介绍,他所居住的小区共有3栋楼,7个单元98户居民,小区不大但70%以上都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区也越来越冷清,不仅邻居走动变少了,甚至有许多老人长年不下楼。能加装电梯,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好消息。
“2019年底,我做完手术休养了半年后,就回到小区找邻居商量加装电梯的事情,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赞成。”王遐申说,随后便与社区沟通更加详细的事宜,如经费、维护及安装需要具备的条件。
王遐申
然而,小区加装电梯并非易事,根据相关规定,加装电梯需征得本单元、本幢或本小区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其他业主无异议。“1楼、2楼对于电梯需求不大,3楼以上楼层越高需求越大,但这事难就难在如何征得低楼层同意。”永兴社区党委书记马皖轶介绍,前期征求意见期间,该小区也像别的小区一样遇到费用分担、低楼层不同意等问题,但最终能实现电梯全覆盖,离不开小区绝大多数居民努力。
首先费用分担方面,王遐申按照总费用计算出一个平均系数,之后各个单元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协商,确定各楼层居民所需分担费用。因需求不同,同一小区、同一楼层,不同单元所分担的费用也不一样。但总体而言,楼层越高所承担的费用也越高。
其次,针对低楼层不同意的问题,马皖轶向记者强调了两个字“服务”。“ 肯定会有人不同意,有人说,既然都能加装电梯,为何不解决小区违建的问题,不整治小区环境卫生,不处理楼道内乱停放车辆的问题?只要他提出需求,在合理范围内,我们都会帮着处理,以此来换取他们对加装电梯的支持。”马皖轶说。
9日下午,记者在北顺西巷6号院内看到,小区内所有单元均安装了透明式电梯,电梯与阳台连接实现直接入户。在短短的过道内,不少居民还将家中养的盆栽摆放其中,扮靓小小的通道。
“电梯安装好我就搬过来了,小区住的都是老伙计,现在又有了电梯,串门、晒太阳又多了起来,小区也热闹多了。”王遐申高兴地说。
电梯通道
多措并举打通“堵点”
便民指南2.0版力争年内出台
据了解, 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推动更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都市住建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入研究,多措并举,提升加装电梯速度和效率。
首先是完善措施,关爱特殊人群,创设优抚条款。在全国首次提出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优抚条款,即在充分协商未果的前提下,如单元存在一名以上经专业机构认定的失能人员,两名以上年满70周岁或一名以上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一名以上视力或肢体残疾达到三级以上的残疾人,在符合实施条件的基础上,对提出补偿方案并充分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并未达成一致,且经调解无效的,社区居委会可对加装电梯项目予以确认。
其次,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架设平台志愿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属地街道办事处三轮调解的“一座桥”,经三轮调解仍未达成统一意见的住户,或者低层住户的合理诉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形下,引导利害关系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目前,成都市已有2起加装电梯案例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利害关系人均未再提起上诉,既保障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又均衡兼顾了各方利益。
再次,建立“蓉易安”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上下游供需精准对接,让广大群众、基层和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同时,加快建设“蓉城先锋·增设电梯党员志愿者流动服务站”,走进小区点对点政策解读、调解矛盾、技术答疑和现场踏勘活动的形式,系统宣传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增设电梯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导向。目前全市已建立“蓉城先锋·增设电梯志愿者服务站”13个,135余名志愿者和专家累计在3592余个社区院落开展相关活动14886次。
目前,成都市住建局正组织编制《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便民指南2.0版》,力争于2021年12月31日前出台,并将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制定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技术管理规定,通过完善制度配套措施,使电梯建设安装更加安全快捷高效。此外,未来还将建立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企业“红黑榜”公示制度,帮助群众选择优质信得过的加梯企业。(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实习记者 黄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