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举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保障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急处置示范演练

2021-12-25 12:5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生活必需品供应涉及千家万户,是基本的民生。为提前防范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发生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全力以赴保障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12月24日(星期五)上午9:00,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处置示范演练在四川达州举行。

演练总指挥长由商务厅副厅长唐燕担任,副总指挥长由达州市副市长唐志坤担任,现场指挥由达州市商务局局长牟道勇担任。本次演练遵循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统一协调、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分工合作,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工作原则,通过情形假定、场景模拟,结合疫情发生演变过程、市场波动变化过程、应急保供应对处置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针对性设置了预警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与部门联动、应急处置与联保联供、响应终止与后期处置4个科目,呈现各地各有关部门、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电商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全过程。

演练背景假定:省内3个及以上市(州)部分区域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每个市出现5个以上小区实现封闭管理,同时出现持续暴雨极端天气,部分区(县)、街道发生洪涝内涝灾害,受灾区域内多个保供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遭受地质灾害,多处街道无法正常通行,居民出现集中购买甚至抢购主要生活物资,在持续强降雨的情况下需要集中配送主要生活物资”进行演练。

演练过程设置:此次演练以疫情的发生发展和极端天气影响引起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为主线,根据《四川省影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生活物资保障应急工作方案》、达州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等规定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保供,设置了四个科目。疫情发生初期,围绕信息收集“准”,各级部门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预警报告与先期处置;疫情扩散后,围绕应急响应“快”,各级按实际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疫情加剧后,围绕多方联动“畅”,各级联动开展应急处置和联保联供工作;疫情解除后,围绕事件处置过渡“稳”,做好响应终止和后期处置事宜。

演练目的:此次示范演练是达州市首次就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方面举行的示范演练,也是元旦到来之前的一次“实训练兵”,旨在聚焦“三个坚持”,实现“三个提升”,切实保障好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一是坚持以“演”促警,提升危机防范意识。近年来,在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平稳的情况下,在极端情况、紧急状态下开展市场保供应对处置的情况总体较少。开展此次演练,旨在敦促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思想,守牢“疫情防控一天不解除,应急保供一天不放松”的底线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强化属地责任意识,增强做场保供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以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是坚持以“演”促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问题、查找短板。此次演练通过模拟不同场景、不同环节、不同流程,来检验生活必需品市场发生异常波动时,应急预案是不是管用、快速响应是不是及时、监测预警是不是到位、联保联供是不是顺畅、物资供应是不是跟得上,从而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补短板、堵漏洞。同时也希望通过示范的方式,为各地方修订完善预案方案等提供借鉴和启发。三是坚持以“演”提能,提升风险治理水平。此次演练,围绕应急状态下生活必需品市场“找得到、调得快、供得上”的核心要求,对演练场景、应对方式、处置流程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设置,切实厘清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后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分工以及各情形下应急处置工作的关键节点和注意事项,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地各部门能迅速响应,从快从速、有力有序有效应对。

演练总指挥长、商务厅副厅长唐燕宣布演练开始并对演练作点评。

演练过程中,省商务厅召开经验交流会议,商务厅唐燕副厅长对做好全省生活必需品供应作了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强化底线思维,谨防反弹风险,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大局,有力有序统筹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四川省商务厅、成都市商务局、南充市商务局、广安市商务局、遂宁市商务局等单位参加此次演练。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办相关领导,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其他20个市(州)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处)室负责同志,达州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达州市主会场观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