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6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中195个达标、优良率96.1%,近七成水质达到II类,Ⅴ类、劣Ⅴ类断面全面稳定消除;重要江河湖泊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9.3%。成都府河黄龙溪断面、“老大难”自贡釜溪河碳研所断面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提升水环境质量目标。编制长江、黄河、赤水河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谋划三年实施项目140个、总投资93亿元。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以Ⅱ类水为主体的“十四五”水质目标,统筹推进城市、乡镇美丽河湖建设,凉山州邛海申报全国美丽河湖示范创建目前已进入全国18强。在成都、德阳和宜宾三市开展城市公园水体综合治理试点整治工作。
推动水质达标攻坚。以保护优良水体、整治不达标水体、巩固临界水体为主线,开展小流域限期达标、消灭污水直排口、整治入河排污口、城镇污水及农村面源污染攻坚等专项行动。启动铜钵河、琼江、濑溪河等流域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工作,组织川渝两地省(市)、市县开展联合巡河督导。按月开展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全年约谈水质不达标的市(州)人民政府8个。。
深化水环境监管。对黄河、赤水河等重点流域开展多轮次暗访暗查,发现问题全部移交地方并指导地方加快整改。开展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回头看”,督促53个问题企业完成整治。指导划定泸沽湖搬迁区域,统筹推动泸沽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省105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推动出台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全面启动岷江流域保护立法工作;发布四川省泡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