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熊苹,女,成都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委委员、致公党成都市青羊区支部主委,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成都市妇联十五届执委,成都市青羊区政协第八届常委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家庭建设是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优秀家风的传承中,出现了家风传承意识日趋淡化、家风传承的内容遭到忽视等问题。”1月22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召开。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熊苹此次提案重点关注家教家风建设,建议高质量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点位和家规家风示范点位。
熊苹发现,在开展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优秀家风传承中,目前存在落地不扎实、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中的融合度不够等情况,尤其是个人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及优秀家风传承中,浮于表面的情况时有出现。
“结合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历史三问,我想可以通过统整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五育并举内涵,通过打造示范点位的方式,由点及面,牵动学校、社区、街道,实现教育、文化、文明的共生共荣。”熊苹建议,高质量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特色点位,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典型模范,深入学校教育,鼓励善行义举。

“可以依托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形势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大众化、通俗化、多样化的方式,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宣讲解读,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开展“身边最美的风景线”活动,鼓励群众干部积极寻找和推荐身边的最美人物,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为“最美劳动者、最美校园人、最美志愿者、最美社区邻里、最美党员先锋”等点赞,让活动涵盖普通劳动者、社区居民、教师、青少年、志愿者等社会人群,加大社会影响力,树立起广大群众学习的标杆。”熊苹说,还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全学科融入、全过程融入,让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和高校师生中入脑入心。
基于大多数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熊苹建议应积极开展具象化的活动,让其深于心、践于行。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
此外,熊苹还建议打造“家规家风”宣传阵地,利用公共场所展示区域、广告牌等,通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展示优秀家风及家训,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浸润式教育模式。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广泛征集祖辈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近几年来不断形成的新家风家训;长辈给子女立下的家训,熟悉的或收藏的其他优秀家训。加强社区风气建设,应定期组织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增加社区的邻里互动的方式和频率,增进邻里关系。完善社区教育,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启示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挖掘文史资料,充分发掘各地现有的档案文史资料,广泛征集反映本地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特色的好家风好家训,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好家风好家训的文化魅力,吸引居民积极参与,营造“人人崇尚家庭美德,家家分享好家风好家训”的浓厚氛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