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石红樱,女,成都市政协委员,青白江区民政局局长,民进青白江区总支副主委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我国约有 3000 万名 17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深受心理障碍困扰。1月22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召开。成都市政协委员、青白江区民政局局长石红樱此次提案重点关注教育领域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希望所有部门,以及社会力量,把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做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
通过调研石红樱发现, 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均考取了学校心理辅导员证, 但实践中应用不足、效果不佳。中小学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心理健康课往往未开齐开足,这在小学尤其突出。对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往往需要从改善家庭关系入手,长期跟进辅导,学校力量不足且不专业, 面临个案帮扶困境。
此外,石红樱还发现,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类人群,对心理健康常识的知晓率较低,缺乏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像是‘双减’后,多数家长的观念仍未实质转变,迫使部分学校和教师实际对学生的要求仍然以分数、升学为重,学生压力没有实质减轻。”石红樱举例道,还有部分家长、学生把“ 心理问题”与“ 精神病”划等号,回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耻于向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求助,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重。
“建议围绕‘预防为主’,整合教育、 卫健、 妇联、 团委、 文明办 等部门力量,以及专业机构、社会工作者、 专家等资源, 形成学校、部门、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良好格局。建立健全全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及其后台跟进服务机制,提升热线的知晓率。”石红樱说,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纳入预算,配齐专 ( 兼) 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开齐心理健康课程,用好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报告成果,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
石红樱还建议,重视家庭教育,学校要加强家校沟通, 完善家访制度, 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依托公检法司等专业力量, 利用法制副校长等资源, 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 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确保学生遭遇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侵犯时懂得求助和妥善处置。 以“ 一对一、个案跟进帮扶”的形式, 深入学校和家庭,矫治学生不良行为, 及时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干预。有条件时要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单亲、留守、家暴、吸毒、 犯罪、贫困、残疾等弱势家庭提供公益性个案帮扶服务, 力争帮扶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