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走进成都市新都区,只见一面面精美的墙绘美化着老旧小区的墙壁,一盆盆绿意盎然的绿植装点着院落,一间间极具格调的民宿、咖啡吧蝶变新生……居民们在院落中、乡村里散步、聊天、喝茶享受着在新都的美好幸福生活。
6月18日,随着最后一个点位──绣兰道参观完毕、主题沙龙结束,为期两日的“香约幸福·媒体联动看新都”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参观的形式进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都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都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主办,共吸引了新华网、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发布及北京日报、湖南日报、江西日报、湖北日报等省内省外26家媒体参与,3200余万网民在线观看。
看现场 在这座香城看见幸福、享受幸福
6月17日上午,媒体们集结出发,第一站来到桂湖街道桂东社区。走进社区院落,一排小而精致的摊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桂东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与此同时,桂东社区2022年区域化党建项目仪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60个项目,现场签约140个项目。
作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一张名片,桂东社区接下来将如何继续开展社区治理发展工作?据桂东社区党委书记邹敏介绍,首先要通过有机更新让居民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推动实现社区居民从被动到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通过“改留增拆优”的实施,桂湖街道桂东社区华丽蜕变。来自四川新闻网的记者感叹道:“多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新都,与那个时候相比,新都的真的变化太大了。”
午后明媚的阳光普照,一座苏州园林风格和现代简约风融合的建筑引人注意,这是川音艺谷青荣文创研发中心,伴着院落绿植显得格外明朗清晰。负责人刘长青详细地为媒体们讲述建筑理念。建筑二楼是青荣民宿,庭院白墙上倒映着绿植的斑驳光影,将这栋建筑的“借光”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光所及都是光影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
创始人田勇院长为媒体们介绍了川音艺谷独创的“大学+乡村”模式,表示用艺术融合的理念,为乡村赋能,在未来,希望有100种艺术业态落地川音艺谷,包括音乐、舞蹈等,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村落。
“艺术家真正走进了乡村,让村民们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打造‘沉浸式’的艺术氛围,这种大学与乡村结合、用艺术点亮乡村的方式确实很奇妙。”来自四川在线的记者说道。
两天里,媒体记者共参观、采访了12个新都区城乡社区点位,在“成都足球第一村”三河村,见证了第八届“柚宝”杯足球赛开赛,了解了新兴起的无人机足球比赛;在天府沸腾小镇品尝船上的火锅,体验“火锅+音乐”的魅力。
谈发展 挖掘新都的幸福、善治之道
6月18日,在夏河溪乡野公园绣兰道里,召开了一场聚焦新都幸福生活的媒体沙龙。新村民、入驻企业、社会组织等在沙龙上介绍了对新生活的感受。
“水变清澈了,树木变得更加茂盛。”新村民代表陈超说道。陈超从城市来到农村,正在这里打造“家庭农场”,他表示,希望新都可以成为人们来了就愿意住下的地方。
绣兰道品牌创始人胡丹介绍了媒体沙龙所在的这个空间:“在这里,我们开展艺术展览、非遗文化体验、乡村文化旅游、研学等活动,开启一场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新场景的探索之旅。我们希望,新文化可以传播出去,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幸福生活继续下去。”
经过36小时的限时体验,参与活动的媒体们也有很深的感触。“我感觉新都人自信、包容,都很乐意给我们分享他们的生活,这一切的根基来源于他们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新都幸福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光明日报》的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新都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杨斌在媒体沙龙上谈到了新都幸福生活的多个维度──在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基础,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更有新都社治高效治理的理念,高效治理不仅只是社区治理,也包含了文化治理、产业治理、经济治理、乡村治理。
谈变化、谈幸福、谈发展,媒体们和新都社治委、村书记、村民们进行交流沟通,在大家真挚的分享中,这场座谈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从有机更新到老城区治理,从民生实事的落地到重点项目的竣工,从人民群众认可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座有内涵、有温度、有活力的高品质新都已全面起势,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份“幸福”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