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生活】“通畅”蜀道迈向 “智慧”蜀道,数字赋能交通迭代

2022-08-18 19:0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全新推出“新基建新生活”系列报道。题眼一个“新”字,开篇便聚焦蜀道,畅谈新基建中的“智慧交通”答卷。蜀道早已经不再“难”,并正由“通畅”迈向“智慧”,四川“智慧之路”发展如何?这条“智慧之路”又离你多近?来看交通“智”迭代,见证蜀道加速度。

助力四川智慧交通发展

蜀道集团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发展深水区

自2017年建立大数据平台,2018年启动“智慧眼”项目,迈出“互联网+交通”变革的关键一步。到如今,全国首条全域、全要素的智慧高速公路──成宜高速全线智慧高速正式上线,蜀道集团进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深水区。

其实,这样的智慧之路离你我并不遥远。就以成都为例,绕城高速、蓉城二绕高速、成宜高速、都汶高速……都能看到“新”的影迹,见证“新”的功夫。

车路协同是智慧高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根基”。在都汶高速上,龙池“车路协同”测试场开启了车路协同技术在高速公路场景应用推广的新篇章,不仅启动了对试验场的模拟测试,而且发布了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全天候通行联合解决方案。对老百姓而言,车路协同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而言首先就是路变得越来越“智慧”,再由“智慧”的路告诉车周边的情况,从而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道路行驶,未来将让自动驾驶、智能出行变成现实。这是其一。

不仅于此,在四川,车路协同测试还在更多场景上进行了探索。例如,在成都绕城这条繁忙的道路上,车路协同试验段已在事件感知算法、感知设备性能、交通态势感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测试和验证工作。基于此,蜀道智慧交通集团建设了高速人工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目前,通过管控平台等智慧应用,成都绕城高速拥堵率下降了15%以上。更“智慧”的路,还让管理方对于整条道路的调控与管理更了然于胸,让路最大限度畅通从而便民,利民。这是其二。

独木不成林。迈向“智慧之路”的路途中,蜀道智慧交通集团还与许多伙伴并肩同行。例如,蜀道与阿里云共同开发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眼”,引入达摩院“城市大脑”团队30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和高德实时路况分析能力,打造“云上”超级智慧高速;与腾讯联手打造业界首个纯雷达技术方案,实现了全天候、免维护的实时感知,联合研发高精度动态导航APP也将发布,将极大提高驾乘安全性;与大唐高鸿联合研发新一代ETC+V2X车载设备及相关应用,并进一步完善“车路协同服务网”体系架构,为逐步在全省推广……每次牵手,都共同为四川的智慧交通新建设添砖出力,也为全国智慧交通发展提供新方案新技术。这是其三。

未来更多川造“原创”亮点软硬件产品 

将用于“智慧之路”

就在7月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上,蜀道智慧交通集团发布了国内首款基于国产MMIC雷达芯片的高性能交通毫米波雷达,成为本次展会的焦点。

那么,毫米波雷达是什么?发布这款芯片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简而言之,它能让“车”和“路”更精准感知从而智慧“升级”。作为毫米波雷达的最重要组成部件,目前,业内普遍都采用国外的雷达MMIC芯片。为消除芯片卡脖子和数据安全风险,蜀道智慧交通集团成功研制了基于国产MMIC雷达芯片的高性能毫米波雷达。至此,在该领域,我们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川造”国产芯片。

不仅有原创“小零件”,还有原创“大平台”!蜀道智慧交通集团的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能实现全网信息化设备的统一接入、实时监控、智能告警、自动派单和快速维修闭环。让以前平均需要一小时的维护处置时间,缩短至如今的十分钟以内,整体运维效率提升了3-4倍!截至去年底,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已实现对全川4054公里高速,总计157314个机电设备统一纳管及实时监测,极大提升了高速路网管理的系统化、协同化水平。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全链条的智慧交通产业生态,服务于公众,着力实现全新交通出行体验!”下一步,蜀道智慧交通集团还将通过持续打造“原创”亮点软硬件产品,有效支撑智慧交通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