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6日,四川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以“强化农业科技转化应用,扩大天府农科品牌影响,夯实科技支撑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技成果示范转化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省建设”为主题,在展示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深化转化行动目标。
据介绍,2023年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确定的院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旨在巩固2021年成果转化年的成效和加快2022年科技攻关年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彰显农业科技成果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作用。
看成果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两年来,全院科研产出成果丰硕。获省部级成果奖46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76个,75项技术入选2023年度农业主推技术,22个品种入选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获专利授权387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吕火明介绍,四川省农科院示范推广科技成果234项,累计推广面积1427.9万亩,成果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2022年全院创新创业收入突破8000万元。
据了解,为夯实建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现有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基地基础上,还遴选出院首批1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分别是:简阳玉米、德阳水稻、郫都粮经复合、简阳粮经复合、乐至生猪、雅安鲟鱼、龙泉伏季水果、朝天高山蔬菜、嘉陵蚕桑、蓬安绿色经作综合试验站)。“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助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看目标
创新成果转化行动路线明确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科技产业强院助农五年行动方案暨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工作要点》、“天府农科智库”2022年蓝皮书、中试熟化项目重大科技成果及特色苗头产品等内容也在现场发布,其中,《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强院助农五年行动方案暨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工作要点》明确,到2027年,四川省农科院创新转化年收入超1.3亿元。
聚焦2023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的重点工作更加清晰:发布3个文件,汇编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科技成果65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交流培训会3次以上;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新增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200个;稳定支持建设成果示范转化平台10个、建设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20个、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20个,示范转化“四新五良”科技成果100个,核心示范面积300万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累计1000万亩。
看品牌
发挥“天府农科”的引领作用
会场外的“天府农科”产品展示区,则与大会主题直接呼应。“好的科研成果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好的产品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介绍,省农科院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利用不断搭建的产品产业化平台和科技支撑的产业化基地,研发出一批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的“川字号”特色科技产品,将科研成果试制成科技产品推向市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农科’公共品牌由此应运而生,将科研成果试制成科技产品推向市场,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转化效率。”牟锦毅介绍,目前“天府农科”商标涉及4大类,涵盖粮油、果菜茶、鲜花、加工产品等40种商品和服务。现“天府农科”商标已在“冉义贡米”“阳平奶品”“高黄酮面粉”等科技产品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下一步,我们将培育更多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科技产品,将‘天府农科’塑造成知名优质农产品品牌。”
大会还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才“百人计划”增补专家颁发证书、为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试验站授牌并为站长颁发聘书,并举行了院知识产权、院地(企)合作、成果转让等系列签约仪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