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午,“四川造”首颗SAR卫星──“涪城一号”成功发射。“涪城一号”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由绵阳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将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交通、环保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据绵阳涪城卫星工厂负责人杜健介绍,“涪城一号”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干涉成像功能,可以实现对地表毫米级的形变监测,其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达到国内商业SAR卫星的最高分辨率。
据了解,“涪城一号”是“绵阳星座”的首发星。“绵阳星座”总投资5.28亿元,到2025年将完成6颗SAR卫星组网,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数据中心。
绵阳涪城卫星工厂总工程师陈险峰说道,“绵阳星座”建成后,将对全球覆盖带内任意地区具备10-12小时内成像能力;实现对四川省每5天或我国中南部地区每月一次干涉影像成像能力,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交通、环保、水利、农林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涪城一号”具备星间/星地激光通信能力、北斗短报文通信能力和星上AI自主规划处理任务能力,显著增强了卫星应急响应能力和星座运营效率,为遥感数据应用提供更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颗商业SAR卫星,“涪城一号”能通过提供精准的遥感数据,支持农业、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等领域遥感数据应用,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