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村卫生室是乡村医卫体系的网底,目前为止村卫生室保障群众看病就医方面有哪些重大的变化,在服务一老一小上有哪些便民的举措?
发布会现场,作为一名从业21年的基层卫生人员,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三巴村卫生室医生谢红谈了他在保障群众就医方面切身体会的四点变化。
谢红说,一是阵地建起来了。近年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着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了药房、治疗室、诊断室、观察室、公卫室“五室分开”,配备了听诊器、血压计、观察床、中西药柜等设备,完成了中医角的打造,新增了中药、针灸、拔罐等诊疗项目。
二是队伍建起来了。“我本人参加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全科医师转岗、村医能力提升、适宜技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德医风等培训学习,身边也陆续有大学生村医、‘三支一扶’志愿者加入村医队伍,全镇村医有1/3以上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谢红说。
三是通道建起来了。区级医院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远程诊疗、双向转诊三项绿色通道。
四是保障建起来了。2017年,恩阳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巴中市恩阳区全面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方案》,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进退机制,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在服务“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上,主要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层卫生信息化平台,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摸清辖区的常住人口数,建立并动态更新管理电子健康档案。针对“一老”,做实健康体检工作,根据体检结果常态化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导。针对“一小”,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强化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咨询指导,会同学校每年开展2次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眼保健和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和干预。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