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2020年以来,四川作为全国9所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深入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先行先试,探索推进。通过3年的努力,目前四川183所县级党校面貌焕然一新,悄然发生着格局性变化及内涵式发展。都江堰市委党校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中,不断用好落实政策补短板、续东风、奔改革,在成都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考核结果名列前茅,被四川省委党校列为区域中心党校……现推出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人才队伍风采展示系列,通过一所基层党校的变革缩影,展现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的成果。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罗明东,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9月通过人才引进到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工作。刚入职一年的他,脸上的青涩还未完全褪去,但在科研方面,已经是拥有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市社科联等课题的“新秀”了。“回望工作这一年,是脚踏实地、的一年,亦是自我涅槃的一年。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的是那股子拼劲、韧劲和闯劲,少不了的是学院的包容、理解与支持。”
“喜讯:各位老师,2023年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结项通知已出,文件已发工作群,今年我校罗明东老师结项获优秀”,罗明东指着工作群里的这条消息,思绪回到了年初课题申报院内评选的场景。“当时由于选题激进,加上自身选题论述时过于紧张,导致在院内初评时课题被淘汰。得知这样的结果,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想着前期做的翔实的资料收集又有些许不甘,我便去找了参与初评的几位老师,在征求了他们对于这个课题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修改后,我请求各位评审老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二轮评审。”凭借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个月后,看到工作群市委党校课题立项文件里自己的名字时,罗明东发现,当时的那一通“折腾”是没有白费的。
初到学院的罗明东,就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顺利的通过了年初的新专题试讲,并站上了学院中青班、村社区书记培训班等多个重点班次的讲台;成功立项成都市委党校课题、成都社科联课题;参与编写政策咨询稿并获都江堰市、成都市重要领导批示……也许,作为一名党校青年教师,最大的“资本”就是不畏惧未知、充满热情活力,并加以奋斗拼搏。
“我这个初生牛犊,除了有敢于争取的勇气,还有逐步积淀的底气”。说到这个“底气”的由来,罗明东介绍了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的“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入职第一天,学校(院)就结合新入职老师的专业背景,科学划分了培养方向,鼓励青年教师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作为一名农科学子,罗明东加入了学(校)院农村课题组,在邓蓉教授的指导下,一年时间里,累计参加实地调研22次,走访村社区70余个,这些面对面、零距离的经历,让初入职场的他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和真实案例,有了发挥那股“牛劲”的底气。同时,学院还通过“以老带新”搭配上讲台的形式,让大专家讲理论大课,青年教师讲实操小课,更快实现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的目标。正是在学校(院)这样的“大我”服务“小我”,小我”成就“大我”的培养宗旨下,才让“初生牛犊”般的青年教师有了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