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叙毕铁路进入开通倒计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攻坚工程,叙毕铁路起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北站,经宜宾市兴文县,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止于贵州省毕节东站,正线全长191.90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4座,是国铁I级单线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预计将于今年12月开通运行。
叙毕铁路线路经过了丘陵,中低、低中山,云贵高原三个地貌单元,海拔高度从四川盆地的358米抬升至云贵高原1573米。在地形地貌多变的高山峡谷间穿行,叙毕铁路项目可谓施工难度极大。因而全线桥隧比高达86.19%,全线隧道67座,其中高瓦斯隧道5座,低瓦斯隧道26座,52个瓦斯作业面,岩溶发育隧道28座。
12月5日,记者经过长时间盘旋的山路,来到云南省威信县境内,见到了叙毕铁路全线最长控制性工程──斑竹林隧道。隧道四周已经围上了被动防护网,以做好对山上落石的拦截,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对隧道断层做好加固,保证线路安全。
“斑竹林隧道就是叙毕铁路中5座高瓦斯隧道其中之一,所以它的安全风险是非常高的。”叙镇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唐俊林介绍,斑竹林隧道存在高瓦斯、突水、突泥、岩爆、浅埋及断层破碎带等风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也尤为险峻,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这些不良地质也给我们造成了‘四难’。”唐俊林解释,即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难度大、建设管控难度大,还有安全风险高。“因此在施工工程中,我们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来提升施工工效和加强安全管控。
例如,为了安全穿越“高瓦斯”,各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十二项安全避险管理制度,实现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常态化,确保各类风险安全可控。同时还研发“隧道软弱围岩变形预测装置”等11项专利技术,为隧道安全施工创造新的辅助手段。又比如,为了突破施工面临的又一卡脖子难题──浅埋段全长275米,最浅埋深8.9米,隧道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坍塌、冒顶等风险。技术团队经过15天的反复注浆试验,终于调试出适合浅埋段地层的单液浆和双液浆,初凝时间由之前的10小时缩短为了1小时。
中铁十七局叙毕二标项目经理邓伯流介绍,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总结出一套全工序机械化组合施工作业流程,先后攻克“瓦斯涌出、横洞工区高瓦斯风险管控、单线隧道物流组织交叉、长距离独头通风、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斜井工区软弱破碎带浅埋施工”等技术难题,确保了高质、高效、安全实现贯通目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