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德阳市委深改办以《德阳市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改革》为题向省委深改办专题汇报德阳改革动态。
自2016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以来,德阳法院认真抓好任务落实,以构建和睦幸福的家事关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治愈作用,切实转变家事审判理念,创新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注重制度系统集成,朝着改革目标聚焦发力,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协同推进。
聚焦理念转变 推动家事审判工作专业化
一是审理机构专业化。成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和家事审判庭,将家事案件与普通民事案件相区分,从以往的保护身份利益、财产利益延伸到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实现家事案件集中化审理。二是审判队伍专业化。选派熟悉家事审判业务、综合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法官担任家事法官,同时吸纳辖区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女性人民陪审员组建家事女子陪审团,参与家事案件审理。三是审理环境专业化。探索建立专门的家事审判区,采用“圆桌审判”,以责任担当、宽容理解为内涵,对法庭进行“家庭化”布置,以圆桌取代审判台,建立柔性诉讼环境,缓解当事人的对抗情绪。
聚焦机制创新 促成家事诉讼程序特别化
一是不公开审理。家事案件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公开审理为例外,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同时,送达法律文书或上门调解,则要求法官穿便服、开民用车牌,照顾当事人心理感受。二是未成年利益最大化。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建立未成年当事人出庭制度、离婚案件强制教育制度、延伸案后帮扶与救助制度等符合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的工作制度。三是避免矛盾激化。对危机婚姻放缓诉讼进程,尽可能地修复家庭关系、钝化矛盾。强调当事人亲自到庭,力求实现纠纷的彻底化解。尽可能采取调解等非对抗方式化解家事纠纷。对一些有缓和可能的离婚案件,推行冷静期制度,通过法官的积极引导,最终重归于好。
聚焦制度发力 促进家事审判举措多维化
一是建立财产申报、调查制度。要求当事人必须通过填报表格的形式向法院申报案件争议的财产,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探索制定《未成年人子女抚养调查表》、《经济状况调查表》,对当事人财产状况、家庭环境、生活状况、未成年人子女情况等进行调查,为案件调解和判决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制定了人民法院家事案件心理疏导工作指引,聘任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具有丰富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经验的心理疏导员,设置了心理测试沙盘,对需要心理抚慰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准确查找矛盾的心理根源、抚平创伤。三是推行离婚证明书制度。在判决或调解生效后,诉讼离婚案件当事人均可向法院申请领取离婚证明书,离婚证明书的内容包含当事人自然身份信息、婚姻关系解除及解除的时间、裁判文书案号及文书生效日期等必要的证明信息,不涉及案件事实,有效保护当事人个人隐私。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四是建立全程调解制度。聘请人民调解员为家事案件调解员,通过与公安、司法、妇联等合作,开展诉前、诉中、诉后调解工作,多层次、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形成“梳、劝、帮、教”调解新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