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明家庭获奖者王长生:一生都在解答母亲关于“如何做人”的答卷

2017-12-14 15:08:5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12月14日,甘孜州九龙县甲尔镇华丘村的王长生作为省文明家庭获奖代表接受了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的采访。

他告诉记者,自己生长在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而今随着三个女儿先后成家,全家也成为一个藏汉彝三结合的家庭。从小见惯了父母对公公婆婆、爷爷奶奶的孝顺,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谐相处,让王长生深受影响,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母亲。

王长生说,当我成家立业,打骂儿女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幼年时代孩子是在人生的舞台排练和表演,他们需要的是掌声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骂和打击。”当我和爱人争吵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家庭并非讲理之处,而是讲爱的地方,与其横眉冷对、高高在上,不如一句笑话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爱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一种担当,而不是输赢的问题。”

受其影响,王长生也尤其孝顺。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以前总喜欢往山上跑,王长生把他接下山,8年时间里,每日把饭菜端到老人面前,亲手为父亲擦脸洗身,专心服侍,周到伺候,直至父亲去世。他对三个女儿女婿也宽容体贴,又与邻友善,得到当地人的交口称赞。

王长生的母亲是云南西番(普米)族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但她的聪明和懂事远近驰名,尤其擅长以自己的行动对子女言传身教,当王长生年幼时,母亲告诉他:“人好变,做人难,能把做人的道理搞懂一半,你才能算半个人。因为如何做人是天下第一难题,更是人世间一门伟大的学问。”母亲要求王长生长大后交给她一份“如何做人”的答卷,如今,母亲已经过世,60岁的王长生不知是否已找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回答。他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他总结了一首诗,希望能给去世的老母亲交一份最基本的答卷,希望能得到60分,而剩余40分的答案就托付给后人继续寻找吧!

无名

婚前要把火眼睁,切莫找个人中精,
婚后相互要耐心,夫妻恩爱心连心,
夫妻一世不简单,前世修来今生缘,
荣华富贵莫稀罕,相亲相爱求百年。
本是天生男子汉,对待家人肚量宽,
对待儿女要会教,双方老人要尽孝,
更不能把架子端,你在扫地我洗碗,
遇事不分我和她,家庭和睦靠大家。
客人常来家门前,请把笑脸多给点,
谁对谁错互谦让,不要随便板起脸,
遇事相互要礼让,邻居有事要多帮,
帮人就是帮自己,家中有事不心慌。
见人遇难爱心现,哪有山转水不转。
勤劳苦作是本钱,早起早睡是保健。
出门看准好天气,进门不要耍牌气,
一天要吃多少转,莫剩垃圾和脏碗,
社会公德要体现,家庭美德代代传。
环境影响正负面,言行举止不随便,
乐得儿孙个个贤,老来胜过活神仙。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