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世界上出生缺陷婴儿的高发国家之一,中国每年的出生缺陷儿数量高达80万-120万人,大约每30秒钟就会诞生一个缺陷儿,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
在政协委员、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刘铭看来,新生儿结构性出生缺陷在所有出生缺陷中占很大比例,它不但给患儿造成巨大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要求生育的高龄妇女数量不断增长,刘铭认为,高龄妇女生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加,因此,需要产前诊断中心相关的产科医师、超声医师、MRI医师,和有相关治疗经验的小儿外科医师,共同针对相应畸形的严重程度、治疗预后以及家长的意愿,指导家长选择妊娠方向,避免重大严重缺陷畸形儿出生和错误终止妊娠,提高新生儿人口素质。
作为有着三十年行医生涯的知名儿外科专家,刘铭接诊到越来越多的出生缺陷患者,他认为,很多出生缺陷患者其实在孕期就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2月26日开幕的政协泸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刘铭递交了《创建泸州市孕期胎儿结构性缺陷监测网》的提案。
刘铭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胎儿出生缺陷监测网,能提供出生缺陷从筛查、确诊到治疗的全程监测跟踪系统和比较集中的监测平台。但泸州市现阶段胎儿出生缺陷的筛查、确诊的监测上报系统、监测单位比较分散,所得数据质量相对不高,缺乏全地区的监测网络化、集中化,缺乏覆盖全市范围的结构性出生缺陷从筛查、确诊到治疗的全程监测跟踪系统和集中监测单位与平台,使泸州地区各区县之间、各监测单位网点之间,胎儿结构性出生缺陷防控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泸州市“全面二孩”政策落实后的优生优育防控工作。
因此,刘铭建议,创建泸州市孕期胎儿结构性缺陷监测网,建立多部门协作的一个高质量的监测平台,实现泸州市出生新生儿结构性缺陷的精准控制非常必要。同时,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提高全民预防意识。
刘铭认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具有省级胎儿结构性缺陷会诊中心和结构性缺陷治疗中心,在川南甚至整个西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完全具有引领和指导帮扶本地区妇幼保健业务,能全程监测、诊断和治疗新生结构性出生缺陷,适合建立与泸州市其他出生结构缺陷监测终端快捷的反馈和应答机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