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份礼物,它无与伦比的美丽。
一群摄影师用3万张照片记录了成都300个日夜。以他们的视角,还原成都从苏醒到入眠的全过程。
这个用延时摄影技术拍成的视频刚上传,点击量就突破25万,我知道你很忙,但就4分钟,戳开视频,换个角度看成都
他们,想唤起城市人的意识──我们身处的城市,一直很美。
虽然拿不出烟火人间3000年,但至少能给你一个真实的成都。
龙泉山凉风垭口看城区 摄影师 @影子
30000张照片,30000个瞬间,30000个成都。
成都市中心的日光 摄影师 @智慧先生
你可曾长时间驻足,观察自己所在的城市长什么模样?从华灯初上,到万家灯火。
图片自上而下依次为成都望江楼、锦江廊桥、金融城 摄影师 @智慧先生、@影子
你可曾按下静音,安静地与城市一起呼吸?从旭日东升,到艳阳高照。
图片自上而下依次为成都兴隆湖、锦城湖、浣花溪公园 摄影师 @智慧先生、@影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是,我不曾留意过的成都。
成都秋天的银杏 摄影师 @智慧先生
玩摄影的都知道,拍这种照片很辛苦。除了起早贪黑,就是没完没了地等待。
城市上空 摄影师 @智慧先生
他们只想尽可能捕捉,捕捉。然后给你看,岁月下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
俯瞰城区风光 摄影师 @智慧先生
这群摄影师主动来投稿时,我很感动,这组照片击中我,也是因为它讲出了时光匆匆,被我们忽略掉的瞬间。
草堂日出 摄影师 @智慧先生
而城市里的人,太忙。似乎已经没有人愿意,停一停,静一静,看一看,脚下的土地,和城市的变化。
日出 摄影师 @影子
所以我感谢这群有心人,替行色匆匆的人们,留意住这些真实的、美丽的记忆。
人总要长大,几次搬家,原来住的地方早变了模样。但意识到这种变化,却并不那么容易。
天府熊猫塔 摄影师 @智慧先生
我回想起,在外留学读书的日子。那是我最能静下心来思考,也最为想家的时候。
成都太古里 摄影师 @智慧先生
坐在学校草坪上,想念爸妈的唠叨,以及成都的味道。
成都人的休闲生活 图片拍摄于IFS、方所、鹤鸣茶馆 摄影师 @智慧先生
当阔别数年,回到成都,才明白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城市,已经悄然改变。
我喜欢在历史书海逡巡,常常回想,这座源远流长的城市,有着怎样的烟火3000年?
成都的清晨 摄影师 @智慧先生
我也喜欢站在成都高处,想象有一天,我深爱的城市,她会长成什么样子?
图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30000张照片,30000个成都,但你可知,还有一个成都,在2035年。
图为 现代化新天府手绘
2035年的成都,她有更大的块头,中心城区面积更大,人口规模更多,有更雄厚的实力和底气参与城市竞争。
图为 成都新总规五大功能区分区示意图
2035年的成都,她有更高的位置,加快向世界城市挺进,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全球的平台上长袖善舞。
图为 蓉欧快铁通道规划图
2035年的成都,她有更优的格局,“两山夹一城”已成往事,“一山连两翼”才是新的传说,千年之变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图为 成都新总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2035年的成都,她有更全的功能,这是国家给予的定位,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更是自身孜孜不倦的追求。
图为 成都新总规市域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规划图
2035年的成都她有更美的容颜,从“天府之国”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不负李白杜甫的赞叹,不负“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一切只为让2300万人更加安逸。
图为 成都新总规市域主干绿道体系规划图
历史如长河,成都的容颜一直在改变。但我对这座城市的爱不变,无论烟火3000年,还是2035年。
电视塔烟花秀 摄影师 @智慧先生
──
献给成都,我们深爱的城市。
(特别申明:所有照片均由作者授权提供,如有使用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保护版权,支持原创,人人有责。文字 | 城叔 制图 | 蔡蔡 文中规划图 据成都市规划局)